母親節的晚上,心血來潮決定去看期待已久的唯一偶像的電影《摔跤吧,爸爸》,然后九點多了我和陳先生及爸爸三個人出門了,留下看娃的媽媽和聚精會神看電視的娃,雖然心有愧疚,或許這就是媽媽的偉大。
知道這個電影的時候它還未在中國放映,已經看完了所有的資訊介紹;而知道阿米爾·汗這個人,源于《三傻大鬧寶萊塢》,那是10年的時候,一個朋友推薦去看看,然后看完了他所有的電影,《印度往事》,《地球上的星星》,《幻影神車》等等,我無法用語言去描述任何一部的感受,卻常常為之觸動,他會唱會說的眼睛,將每一個角色演的出神入化,他直面名族問題的勇氣和智慧讓整個世界震撼,追求的極致完美讓每一部作品都成了經典,不愧印度國寶級人物。
兩個多小時的放映,走在回家的路上問爸爸好看不好看,爸爸說不好看,或許對他來說看《幻影神車》這種有情節的才精彩,而與我換做其他類似摔摔打打之作,肯定也無法堅持看完。然后我又問陳先生怎么樣,他說很好看啊。我繼續問你覺得好到哪里了。
他說,強迫小孩做他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效果很差,你看那兩個女孩,只有自己想通了才會爆發驚人的潛力;
還有呢?
他一條條說著自己的觀感。
我靜靜的聽著,真是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而我懊悔自己早先了解了劇透,任憑我腦海中如何回憶,無法再次用心去體驗那份震撼,所以直到今天才敢下筆。因為無意中看了一個影評,透過文字腦海里浮現那一幕幕,感覺到自己的淚腺有了活動。
我記得當他把100盧的雞肉用20盧買回來的理由:以后大家都知道世界冠軍是吃你的雞肉的。那份堅定認真,仍誰都不得不信任;
我記得當大女兒吉塔從學校回來宣講她在學到的新方法時,他硬是拖著肥胖的身材抗衡,他不是想贏,他只是想用贏來挽回女兒思維,因為他了解她,那一分分的回旋,扣人心弦,他拼了命也沒用能力改變年邁這個事實。
我記得當國際比賽最后一個回合,他被騙到了一個房間有心無力的絕望,每次吉塔朝那個空空的方向一瞥的焦灼,我感覺到自己似乎更緊張,關鍵時刻沒有爸爸怎么行,不但沒人幫忙還會影響心態。雖然我知道在那個早上刻意突出的五分的高難度動作講解的場景最終會出現奇跡,就如第一集你看到墻上掛著一把槍,第三集它肯定會響一樣。這就是藝術。
可是我最終明白,一個人的成長最終要靠自己,而不是一直在他人的輔助下,這是一個永恒的真理,阿米爾汗怎么能不知道呢。就如吉塔無望時候的回憶“ 爸爸不能時刻保護著你,爸爸只負責教你戰斗,最后你要戰勝自己的恐懼,自我拯救。”
我記得當國歌響起的時候,爸爸的眼睛亮了,而我的眼睛濕了,在淚水中,我看到她俯身吻了她腳下的土地,因為爸爸說過“你要敬畏這片土地,你越是敬畏她,她越是會保佑你。”
爸爸說“如果你明天贏了,并非自己獨享勝利,有幾百萬個像她們一樣的女孩跟你一起得勝,所有被認為不如男孩的女孩們、那些被迫做繁瑣家務的女孩們、那些被嫁出去生兒育女的女孩們,明天你不僅跟澳洲選手比賽,還是跟這些輕視女子的人比賽!
摔跤在她們的血液里,金牌誰拿都一樣,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你的勝利不只屬于你,還屬于千千萬萬被誤解被歧視的女孩。”
這,是它最終的主題,也是大家津津樂道的精華,卻不是我此文的目的,行云流水的記錄僅代表曾經與己共鳴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