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的職場,“能做事”似乎已經(jīng)是最基本的要求了。
“會來事”,才是讓一個人從職場脫穎而出的不二法門。
當然,這個“會來事”算是褒義詞,細細品來也是蘊含了不少人生智慧。
首先,要學會在職場積累人脈。
在《如何結交比你更優(yōu)秀的人》一書中就提到:你認識誰比你知道什么更重要!
人是社會性動物,我們在職場中更是要學會跟不同的人打交道,尤其是那些比自己優(yōu)秀的人,他們隨意的一句話或許就可以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若是能獲得他們的舉薦,或許我們離成功就近了一大步!
可是如果我們此時仍然是職場小透明,該如何結交這些人呢?在書中就介紹了一些幫助我們結交大咖的訣竅:
第一,讓自信心幫助你提升氣場。當面對大咖時要有精干優(yōu)雅的著裝,要抬頭挺胸,談話時更是要熱情洋溢,讓對方感受到你的自信。
第二,做好充分準備,找到可以連接的點。見大咖之前要想好一些問題,或者帶一份有意義的小禮物。
第三,真誠地為對方提供價值。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幫助他人,除非你能為他提供價值。記住,即使是在某個領域很厲害的大佬,也一定有不擅長或者需要別人幫忙的地方,發(fā)揮你的優(yōu)勢,為他提供價值,他會記得你的。
除了這些比我們優(yōu)秀的人,在日常的職場生活中,我們又該如何積累人脈呢?
根據(jù)《別獨自用餐》一書的書名就可以想到一個好辦法:邀請他人一起吃飯。在飯桌上人一般都是比較放松的,而且品嘗美食也往往能讓人心情大好,這是拉進與他人之間距離的好時機。因此可以嘗試每周邀請一個對自己工作有幫助的人一起進餐,在吃飯時不用太嚴肅,可以談談生活中的事,說不定你們的關系就能有大的提升,以后在工作中也能為你提供更加多的幫助。如果時間不夠,邀請一起喝咖啡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辦法。在《別獨自用餐》中介紹了以下這些有助于建立圈子的方法:
1、找一個大家認同的事情去做,如此一來,你不僅可以學到新的技能,還能和公司的同事有所接觸。
2、參與某項你感興趣的業(yè)余活動或其他組織,并成為領頭羊。
3、加入當?shù)氐男S褧磥硐胪渡砟膫€行業(yè),就和哪個行業(yè)的校友交流。
4、參加社區(qū)大學,學習和你目前工作相關的學科,以及與你未來工作相關的學科。
結交了人脈之后,很多人都會忘記的一點是要學會維護人脈。長久不聯(lián)系的人脈是無法成為我們真正的人脈的。因此當我們在一開始結交人脈的時候,就要學會有意識的記錄對方的相關信息,然后在認識24小時后進行跟進問候。如果有中間人介紹,也要對介紹人脈給你的人表示感謝。當我們的人脈圈漸漸擴大后,我們還需要對人脈進行分層管理,區(qū)分強關聯(lián)和弱關聯(lián)。對于強關聯(lián)的人脈,就需要定期問候,發(fā)送一些對他有用的信息給他,或者進行邀請線下見面,進一步強化與對方之間的關系。而對于弱關系,一年半載進行問候就可以。在對方的生日發(fā)個祝福就是不錯的選擇。
因此簡單來說,要想在職場積累人脈,就要掌握以下三點:
1、增加曝光。積極參加公司的各種活動,尤其珍惜每次團建的機會,這是能在比較輕松的環(huán)境下結識更多同事的好機會。而參加公司組織的各種培訓也是一個認識跨部門同事的絕佳機會,尤其是新人培訓,當大家都是小白的時候建立的友誼相對會更加純粹,也更愿意去互相幫助。如果公司有社團活動也要多多參與,當你們之間擁有相同愛好時,也就更加容易接近了。
2、創(chuàng)造價值。“真正的社交是使別人更成功”,因此要努力把自己打造在某方面能為別人帶來價值的人,或者成為有趣獨特的人,成為專家,成為領袖,成為那個能讓別人提到什么就想到的人。
3、管理人脈。人脈是需要維護的,學會記錄和跟進新認識的人,及時跟他們發(fā)消息,讓他們保持對你的印象,下次如果有求于他們的時候也不會顯得很尷尬。同時當你的人脈圈變大后,要學會分層管理。
第二,要學會向上管理。
管理不都是自上而下的,我們還可以去學習“向上管理”的技巧。
上司是能夠影響我們升職加薪的關鍵人物,我們要了解上司的做事風格、目前所處的位置、KPI是什么、目前遇到的困難是什么。然后利用你的能力幫助你的上司去實現(xiàn)他的目標,彌補他不足的地方。同時也要弄清楚你的上司對你的期望是怎樣的,你要做的就是努力超過他的期望,這樣當你的上司升職后,自然也不會忘記提攜你。
此外,要懂得匯報。在《向上管理:如何正確匯報工作》中就提到了匯報的重要性,尤其要學會主動定期進行匯報。沒有一個領導希望失去對下屬的掌控權,他必須能及時地獲悉下屬工作的完成情況。與其讓他來問我們,不如選擇主動出擊,定期主動匯報。
匯報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用電子郵件的形式,需要包括項目的進度、需求、業(yè)績完成情況、遇到的困難、解決的建議和規(guī)劃等。同時要學會簡明扼要地進行匯報,可以遵照以下幾個要點:
1、三點邏輯:學會分層次匯報,最好能濃縮到三個方面、三個方法、三個時間等等
2、收益邏輯:價值描述要匯報好處、收益、價值等對領導來說重要的內容,不要匯報一堆無關緊要瑣碎的小事
3、結果先行:先說結果,再說過程和細節(jié),領導最關心的是結果,而不是你遇到了多少困難
4、時間邏輯:可以按時間順序整理匯報的邏輯
5、帶著解決方案:遇到問題不要期待領導告訴你怎么做,你需要帶著解決方案來請示領導,最好能列出這些方案的優(yōu)劣勢以及自己的看法,讓領導做選擇題就好
6、數(shù)據(jù)化展示:能用數(shù)據(jù)說明結果的就用數(shù)據(jù)來說,更加清晰直觀
第三,要學會掌握重要信息。
在《贏在上班時:27條實現(xiàn)個人躍遷的頂層邏輯》一書中提到:能更快獲得重要信息的人會獲勝。確實,在職場中,信息就是一種武器。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不殆,提前掌握一些可能會影響公司發(fā)展或者業(yè)務走向的信息,就能比其他人更早一步進行探討、準備、行動,有的時候甚至會決定命運。
比如,公司公布了負責B2B服務部門的人得到提拔的消息,單看可能沒有什么問題,但如果能結合B2B和B2C部門在上層的對立這一信息來看,可能這次提拔就暗示著公司今后會更加重視B2B服務部門。如果真的是這樣,就要提前考慮可能會對自己部門以及自己的發(fā)展所帶來的影響。
但職場中的信息是多種多樣的,這條原則不是讓我們成為一個整天喜歡打聽各種小道消息的人,而是要提高信息的敏銳度,學會在冗雜的信息中辨別可能會對自己發(fā)展有影響的內容。比如“公司的發(fā)展方向是什么”“公司整體有什么問題”“對自己部門而言什么最重要”“各部門的領導都是怎么升職的”“公司喜歡什么樣的人才”……
如果覺得自己還沒有能力能及時獲取這些重要信息,那么不妨可以試試結交可以及時掌握這些信息的關鍵人物,比如老板的秘書、HR之類的人。
同時,部門之間常常存在著嚴重的信息差,有可能對你們部門而言稀疏平常的一個信息,對另一個部門而言可能就會對他們的業(yè)務帶來很大的影響。那么此時,多進行跨部門的交流,了解其他部門的人在做什么,就可以有效跨越這道屏障。而你也可以向對方分享你的信息,為他們創(chuàng)造價值。說不定你還可以成為各個部門之間的重要樞紐,以后有什么事他們也愿意先跟你分享。
當然,職場的門道遠遠不止這些,這些書籍也只能起到輔助作用,但起碼它們能為你在迷茫時提供一些指引。最重要的還是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復盤,了解公司真正需要的人才是怎樣的,并努力讓自己能成為那個最匹配的人。當你能為公司為他人創(chuàng)造獨一無二的價值時,有些技巧就顯得不是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