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張圖片特別醒目。再見2021,您好2022。一年又這樣從指縫間流過。再過幾個小時,元旦的鐘聲即將敲響。
這些天,很多朋友都在做著總結與展望,朋友們一年來各種收獲和成績通過文字,被記錄,被傳播。新一年的展望,通過書寫,被看見,被監督,迎接新的挑戰。
我很不喜歡寫這樣的總結文字,因為和朋友們相比,感覺自己一年都沒什么收獲,似乎白過了。
但今天看到這張圖片,忽然想寫一寫。算是給過去的自己一個告別,讓自己以全新的狀態走向新的一年。
1.閱讀與寫作
在過去的2021年,我做了什么呢?有一件事是不用去回顧,不用去翻閱的。那就是每天日更一篇1000字以上的記錄,每月書寫一篇2000字以上的文章。這個因參加"教育行走一起寫吧"挑戰日更活動而給自己定的任務,基本上完成了。一年下來留下四五十萬字是少不了的。
如此持續的訓練,手感和語感都有很大的提高。現在參加活動后,要進行一般的記錄,要參加活動感悟,對我來說已經不再畏懼。基本上都能輕松完成。
剛才描述的時候我用的是字數。因為我心里明白,在過去一年的寫作中,不管是字數,還是篇數,都只能算作是量的積累。雖然也有一兩篇豆腐塊,被編輯撞倒,進行約稿并刊出,但我的寫作,還沒有迎來質的飛躍。不過,我相信只要我繼續堅持寫,我總會找到適合我的那個方向,寫出獨屬于自己的一本書。
隨手翻閱這一年來的記錄,發現自己這一年來并非什么事也沒做,還是有做一些事情的。為生活留痕,這也許就是普通人堅持記錄的意義所在吧。時間可以流逝,記憶可以淡化,但文字是經久不衰的。當你再看曾經記下的某個詞,某句話,某篇文章,曾經一個個溫暖的瞬間,一個個畫面, 便從記憶中走出,呈現在你的眼前。
有老師糾結是否要走進日更隊伍,原因之一,可能是擔心時間問題,擔心是否能完成。還有一個原因則是,他們糾結日更是否有意義。所以對這件事并沒有強烈的想參與感。就算進入挑戰團隊,也很容易掉隊。
有一段時間,看到一同出發的朋友,收獲了很多成就,而我似乎一事無成,前途渺茫。 偶爾寫得困難的時候,也會糾結是否有必要堅持?在懷疑堅持的意義。
但當我想起荷花定律,想起竹子和知了的沉潛,我便會釋然,繼續前行。
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有的人是立即見效,快速開花結果,而有的人特別緩慢,但只要方向正確,再慢也不妨礙遇到獨屬于自己的慶典。我相信自己也能堅持寫到那一天,寫出一本讀屬于自己的書。
2021年的閱讀,精讀的書目并不多,翻看記錄,只精讀了6本:《兒童的人格教育》《教育的目的》《教師的使命》《小學科學課程標準》《用生命的母語做教育》。
聽的書倒是不少。
(先忙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