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們都聽過這樣的故事,有人問了喬布斯,你是怎么做市場調查的,怎么知道大家喜歡iPhone?
喬布斯回答說,在汽車發明之前,如果你問人們需要什么,答案是一匹更快的馬。
同樣,喬布斯也是這樣子去思考的,在iPhone發明之前,如果你問人們需要什么,答案是一部更高級的電話。
喬布斯所言:“我們的任務是讀懂還沒落到紙面上的東西。”
這就是創意。
(二)
這個時代,早已經是知識工作者的天下,工廠里的各種機器人取代了大部分的人力,再想憑雙手致富,可能就得打引號了,因為現實中,沒有多少需要雙手去完成的工作了。
看了一個文章,說特斯拉的汽車工廠里面,有150臺高度自動化的機器人在生產汽車,整個車間看不到幾個人。
但是呢,這還不夠,我想說的是,這個時代也不再是知識工作者的天下了,而是創意工作者的天下。
什么是創意?就如上面所說,創造一個東西來,讓人們知道,我的確需要這個!
(三)
那么創意能夠被“人為”的制造出來嗎?
我認為這個就像靈感,你只有努力積累,它才會在不經意間跳出來,如果指望著像流水線那樣單位時間內產出多少,我認為就失去了靈感的價值了。
創意也是同樣。
但是呢,有一些思維確實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做積累。
(四)
第一,換個角度提問題。
問題,如果我們等到出現再去搶救,那我們就完全喪失了主動性,創意不會在這種情況下出現。
只有我們主動去找問題,主動提問題,多從其他角度去提出問題,可能提問題的過程當中,就會有創意產生。
比如,我們人類想要飛行,普通角度的問題是,我們如何才能夠像鳥兒那樣扇動翅膀飛起來呢?
大家都知道,這個問題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答案呢。
但是我們可以換角度提問題,我們如何才能夠把前進動力轉化為升力呢?
你看,換個角度提問題,往往具有創造性。
(五)
第二,把熟悉的事物疏遠。
我們要把司空見慣的事情重新思考,用開放的心態去觀察,用一個陌生的思維方式去思考。
比如,兩個人分一只蘋果,怎么才能做到絕對公正呢?
普通思維肯定會想,去找一個德高望重的人來分這只蘋果。
其實,最有創意的做法是,一個人隨便切,另外一個人隨便拿。
這樣還省了德高望重的人的成本呢。
(六)
第三,放空心靈,給心靈自由的空間。
很多人是這樣的,為了做一個項目,馬不停蹄,迫不及待的找資料,看文章,期望能夠立馬得到一個絕妙的主題,然后立即就能夠展開去執行。
其實不是的,大量的消息涌進眼里腦子里,只會讓自己的思維帶寬變得極其擁堵,根本就不動。就好像北京三環的路一樣,上下班高峰期,大量的車輛涌入街道,就會變得舉步維艱,寸步難行。
這種狀態下,創意怎么來?
所以,還是要拒絕這種人為制造的“忙碌”,多給自己的頭腦一些空閑,讓已有的信息能夠最自由的結合,這樣才會產生出優秀的創意。
(七)
第四,多做一些瑣事小事。
我們太過追求因果導向的事情了,乃至于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變了味。我們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明確的目的性,因為大家都感覺時間寶貴不容浪費。
但是這樣還是像上面提到的例子一樣,容易讓自己的心智帶寬思維帶寬過早的占滿。我們根本無暇應對突發狀況,更不用提做什么創意了。
我們連自己的工作都處理不好,生活都照顧不好,怎么去談創意呢?難道真的是“逼”出來的?
我之前就曾經提到過,我們不要依賴靈感做事,怎么才能持續寫文章的6個問題。
所以,就做一些看似沒用的小事吧,人生那么長,說不定你的這些小事能夠給你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巨大的創意靈感。
相關推薦閱讀:
只需6個問題,寫文章不再需要“堅持努力”的奧秘
靈感?最好不要依賴它
(點擊即可查看,作為上面文章的補充)
做一個溫暖的人,大熊會逆襲聯盟成員,黑糖+阿膠黑糖微營銷一級、輕虹減肥社群群主、樂于助人會聯合創始人。
服務超過100+微營銷代理和接近500名付費減肥會員。
——梁浩瀚
樂于助人會
樂于助人會是綸子和浩瀚共同創建的一個以“互助微創業”為基礎的互聯網營銷實戰社群。主要輸出內容為“個人成長”和“社群微營銷”兩個方面。
1.使命:讓每個人有更強大長久的個人品牌。
2.愿景:提高每個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質量。
3.文化:樂于助人、善良、熱心、有學習力和執行力。
4.價值觀:提倡樂于助人,有執行力,真誠幫助和鼓勵;反對自私自利,只求索取不懂付出,抱怨埋怨,咄咄逼人,卑劣搶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