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平
2022年開年的股市,一路飄綠,令人眼花繚亂,給想在新年大顯身手的股民們一個沉重打擊。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股海沉浮,浪花淘盡多少英雄人物。在美國,就有這樣一位傳奇人物,他在交易和股市中四起四落,能較為精準預測股市的漲與跌,堪稱一代“股王”。他就是杰西·勞雷斯頓·利弗莫爾。
《股票大作手回憶錄》是根據對他的采訪匯編而成的。書中記錄他的交易人生,四起四落,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同時也是一本經典的市場技術分析參考書,給人以思想和啟迪。這本書也被股神巴菲特奉為并推薦經典書目之一。
本書的作者是埃德溫·勒菲弗,他是美國著名記者、作家和政治家,擅長報道華爾街上的商業故事,一生著有8部著作,本書是其中最受人喜愛的一部。
01.第一次上升階段和第一次下降階段
1877年7月,利弗莫爾出生在美國馬薩諸塞州南艾肯頓。初中一畢業,也就是在14歲的時候,他在佩因·韋伯公司波士頓股票經紀營業部當小伙計,具體工作是把紙帶報價機的最新價抄寫到報價板上。
那個時候,沒有現在的電子設備,股票行情通過專用的電報機來接收,電報機安裝了一條一兩厘米的長紙卷,記錄著代碼和最新價格,為供人們閱讀,有人大聲讀出紙帶上的行情,也有人用大字寫到黑板上。
由于整天接觸數字,利弗莫爾對股票價格的變化十分感興趣,專門用一個小本子記錄行情的模擬變化,叫做賽馬預測表,并與真實的股票價格走勢相比,從中分析變化規律,它的準確性很高。
他成功利用賽馬預測表,在對賭行里買賣柏林頓鋼鐵股票,獲利3.12美元。對賭行是當時的地下經紀商,他們不把客戶的單子真正下到交易所內,而是和客戶對賭股票和大宗商品期貨,靠收取保證金和手續費贏利。
嘗到甜頭后,利弗莫爾利用公司上班的間隙時間,經常出入對賭行交易,如法炮制,如魚得水,積攢出他的第一筆1000美元。這一年,他剛好15歲。
面對佩因·韋伯公司要求進行職業抉擇,利弗莫爾離開韋伯公司,選擇在對賭行交易。此后,他在對賭行交易,積攢出第一筆1萬美元。至此成為其交易生涯的第一次上升階段。這年他20歲。
隨后,他由于經驗不足、交易過頻等原因,損失了大量錢財,而且對賭行不愿意接受他的交易申請,于是他帶著剩下的2500美元首度轉戰紐約,通過合法的股票經紀商在紐約股票交易所交易。
首戰紐約股票交易所,十分不順利,利弗莫爾損失了全部資金。從此,他開始進入第一次下降階段。
他自己總結,原因在于交易場內與之前的對賭行里的交易方式不同,在執行交易指令上存在一個時間差。
總結提煉紙帶行情的規律和進行職業選擇,是他快速積累財富的重要砝碼;而不熟悉交易所場內交易規則,是導致他在實踐中付出巨大代價的重要原因。
02.第二次上升階段和第二次下降階段
一個人的可貴之處在于他知道自己擅長什么,而不是蠻干。
在紐約股票交易所血本無歸時,利弗莫爾向經紀行老板借了500美元,前往熟悉的對賭行交易,他對對賭行的玩法頗有心得,決定贏回本金再回紐約。
因為紐約沒有對賭行,家鄉的對賭行又不肯接受他,利弗莫爾決定前往圣路易斯的對賭行交易。在那里,他隱姓埋名,謹慎操作,最終還是被發現,對賭行從此不再受理他的單子。
利弗莫爾帶著盈利的2800美元返回紐約,償還了500美元債務,第一次卷土重來,繼續在紐約股交易所交易,時好時壞,略有贏利。
有一次,利弗莫爾聽說圣路易斯一家對賭行在紐約霍博肯開設分點,他通過朋友參與在對賭行交易,這樣一來,利弗莫爾既在紐約股票交易所也在對賭行交易。
1901年5月8日,利弗莫爾通過買賣鋼鐵股票,當天收盤的時候,他的財富達到了5萬美元。這是他第二次上升階段的頂點。時年,他34歲。
然而,僅僅第二天,也就是5月9日,經過狂亂的一天,收市的時候,他破產了。一天之間,冰火兩重天,他重新進入第二次的下降階段。
從此以后,他又一次離開紐約,不得不再次重返對賭行和冒牌經紀行,努力謀求本金再回紐約股票交易所。
他在冒牌經紀行成功地交易一年,賺了足夠的資金,還添置了小汽車,花起錢來大手大腳。隨后第三次回到紐約。
生活總是無情的,也總在不斷地重復,它歡迎逆風前行的勇士,拋棄不堪一擊的懦夫。
03.第三次上升階段和第三次下降階段
利弗莫爾不斷地尋找自己的交易體系的問題所在,在實踐中逐步完善。
比如,給自己的忠告:之所以掙大錢,從來不是憑著進進出出,而始終是憑借耐心堅守。
又比如,要正確判斷市場方向,不能不理會市場大幅運動,一門心思搶進搶出。
39歲那年,在舊金山大地震之前,利弗莫爾產生了某種預感,據此做空股票,獲利25萬美元。時隔一年后的10月,他再次在市場暴跌期間做空,掙得第一筆100萬美元。這是他的第三次上升階段。
然而,好景不長,第二年,也就是1908年,他違背自己的交易規則,迷信大宗商品專家預言,買進棉花,結果交易一塌糊涂。在棉花交易發生虧損的情況下,他迷失自我,再度違背自己的交易規則,給已經發生虧損的頭寸加碼,結果以破產告終。這是他的第三次下降階段。
利弗莫爾離開紐約,前往芝加哥,效力一家經紀商。后來他接受紐約股票交易所一家經紀公司的邀請,利用公司所給的本金進行交易。經過3個星期,利弗莫爾贏利48%。但是公司的主要負責人干預他的交易。利弗莫爾選擇了離開公司。
隨后幾年,市場行情平淡,利弗莫爾的債務日積月累,遠超過100萬美元。
利令智昏,不僅僅發生在普通人身上,也發生在有“股王”之稱的利弗莫爾身上。欲望終將一代“股王”摞倒。所以說,自己的初心和規則是自己的護身符,任何時候都不能丟。
04.第四次上升階段和第四次下降階段
跌倒了,又爬起來,站起來,這樣的人生值得令人尊敬、令人敬佩。
1915年2月,身無分文的利弗莫爾得到紐約股票交易所一家經紀公司可以交易500股的信用額度。
為確保萬無一失,他在下單之前進行了長達6周的行情跟蹤。他緊盯鋼鐵類股票,那時正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鋼鐵類股票屬上漲行情。在98美元的價位買入了伯利恒鋼鐵,他在145美元賣出平倉。這次買賣重新攢出一筆資本。
經過幾個月的成功交易,他的資金達到了14萬多美元。
從此以后,利弗莫爾的交易技術日趨精湛,當市場漲勢強勁的時候,他持續做多;當市場逆轉跌時,他轉而做空。在這一輪行情中,他總共獲利約300萬美元。第四次東山再起。
隨后他還清了之前的全部債務,還獲利150萬美元。1922年,受多方病詬,利弗莫爾接受埃德溫·勒菲德的采訪,澄清正名,并根據采訪記錄匯編而成《股票大作手回憶錄》,這本書堪稱股票交易的經典之作。
1929年,在股市大崩潰行情中,利弗莫爾做空,獲利1億美元左右。此時,他達到交易生涯的最高峰。這是他第四次上升階段的頂峰。
56歲的時候,他患上失憶癥。之后一年內,他再次破產,損失全部交易資金,這是他的第四次下降階段。
在62歲的時候,他撰寫《股票大作手操盤術》,次年出版發行。時隔一年,深受抑郁癥折磨的利弗莫爾持槍自決,一代“股王”從此消逝在歷史的塵埃中。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但是,股市變化風云突變,就連一代“股王”也不例外。瞬息萬變之中,創造著一連串的技術分析,也演繹著人生的精彩。
寫在最后:
愛一行,鉆一行,從小小的紙帶行情讀出一片天地;幾進幾出,四起四落,從失誤細節中尋找交易的頂峰;悟大勢、定規則、用技術,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終成一代“股王”。
面對變化多端的股市行情,《股票大作手回憶錄》值得你好好看一看,乾坤也許就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