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讀到鐘建林老師的《2022,無我他現:別讓自信遮蔽了雙眼》。我寫下了一點感悟,作為塵語一則:
"兔子的蘿卜和猴子的香蕉,魚兒的大海和鳥兒的天空,誰都成不了對方的所求。"貓的示好之舉在狗的認知里還是挑釁,你眼中的6在對面的伙伴眼里真的是9,人要自信,也需心存一點謙卑。豐富自己的學識,拓寬自己的視野,你便能更平和,更具包容心。
貓狗很容易成冤家,這跟貓狗的不同習性是相關的。
當貓喉嚨里發出呼嚕嚕的聲音時,是心情舒暢的標志。但這種聲音在狗的語言世界里是威脅、恐嚇的信號。而狗高興時會搖尾巴來表達,但在貓看來恰恰相反——這樣是討厭和憤怒的表現。
因為他們表達自己情感的方式是不同的,甚至是相悖的,所以每次都會誤解,以至于水火不容。
當狗做出讓貓開心的事,貓看見狗心情舒暢,并發出呼嚕嚕的聲音時,狗不理解貓這種語言系統,以為貓是在恐嚇它。肯定覺得很委屈。因為它解不了貓的行為密碼,準確地說是誤解了貓的行為密碼。矛盾是在所難免的。
如果貓狗的溝通途徑是正常的,就是能聽懂彼此的話語系統,能夠了解對方的行為密碼,知道對方想要表達的真正意思,相信他們也能夠成為好朋友的。
說個更直觀的場景,你看一個數字是6,站在你對面的人同樣看到的是這個數字,但已不是6而是9了。
在現實生活中,哪怕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是同一件事,同一個場景,但因為知識儲備不同,因為視角不同,因為理解力不同,呈現在我們頭腦中的印象,給我們的沖擊也不一定會一樣。
如果這個時候能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一想,站在對方的立場想一想,你就不容易生氣,就不會那么憤怒。
就是說,當你了解了這些表象背后的底層邏輯,你就更容易理解為什么會有這些行為、這些言行的出現?你也能夠做出更準確的回應。
所以我說,人要自信,也需心存一點謙卑。豐富自己的學識,拓寬自己的視野,你便能更平和,更具包容心。
我曾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女人非常委屈,她覺得自己很努力,做了非常多的事,但是男人總是不理解她,還經常數落她。就是說,不管她做什么事,男人都看不上眼,都會指責她。
當這個女人把她所做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說出來的時候,聽者便知道了其中的原因。
女人說:"我要煮苦瓜的時候,看到苦瓜皮凹凸不平,便把苦瓜皮削了。就被我老公罵,說苦瓜皮怎么都削了?真的是太浪費了。第2天我煮絲瓜,看那個皮還行,有了前一天的經驗,我就沒有削皮,切完直接炒。又被我老公罵了,說我絲瓜怎么沒削皮?我削皮也被罵,不削皮也被罵,不管我做什么事都不對。"
大家聽完女人的訴苦,會為她覺得委屈嗎?我想有一些常識的人,應該都能看出問題在哪里吧?如果女人知道苦瓜皮不用削,絲瓜皮要削這些常識,她就能做出正確的行為,也就不會覺得自己委屈了。
當然,女人的老公面對她這種行為,也是可以換個表達方式的。接納了女人的無知,慢慢指導即可,也不至于那么憤怒。
當一個人覺得委屈的時候,當一個人覺得憤怒的時候,可能就是學識不夠,該開始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