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最早是來源于佛教與印度教的精神訓練,早在3000多年前已經有人開始練習冥想術。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以“超覺靜坐”的形式在美國流行。冥想中的“冥”就是泯滅,“想”就是思想,通過一系列的方法,讓你重新把心靈和身體結合起來,進入一種感知的狀態。
我們都知道“眼見不一定為實”,據人類學家的研究,人類的大腦從五萬年前開始到現在就沒有過太大的進化了。我們大腦每天都在主動或被動地接受巨量的信息,所以它不得不對信息進行篩選,選擇性接受。而每個人的成長經歷不同,認識層次不同,這些不同的認知構建了他們的世界,就像一個萬花筒,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圈子里,很多人也以為自己的圈子,就是全世界,所以如果不能讓自己成長為一個真正的智者或者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人。還是不要太相信你的大腦了。
李笑來老師說過:“你的大腦并不是你自己”就是說大腦只是你的思考工具而已。你還有一個另外的意識,這個意識在成功學中叫“心智”。在冥想里我們叫“覺知力”,覺知力就是排除了你的本能之外的意識,而很多人真正的意識都在沉睡著。舉個例子,很多人一下班就想著直接往沙發上一躺,以葛優癱的姿勢玩手機或者做點啥,但每當這時,內心又會有一個聲音在督促你,阻止你這樣頹廢。這就是大腦本能和你覺知力的對抗。如果你一味地服從于你的本能,那你的覺知力可能永遠也不會開啟。
其實很多人終其一生也沒有開啟心智,他們常常看不到生命的無常,要么執著于事物的表相而痛苦不堪,要么沉迷于短暫的享樂而難以自拔。身處迷霧自然也看不見生命的真相,在佛學里講人的六識分別是,眼耳鼻舌身意,分別對應我們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和意識。然而我們普通人的六識其實都是散亂的。很難做到長時間專注,口在吃飯,意識卻在手機上,或是其他地方;人在走路,眼睛卻無視了眼前早就熟悉的道路;這就使我們的六識認知再次下降,我們只能看到大腦想讓我們看到的東西——簡化后的信息。而只有當你靜下心來冥想時,才能漸漸撥開迷霧,破除幻象,獲得真正的快樂。
冥想有短期堅持效果和長期堅持的效果。有人在冥想中獲得更多的靈感,有的人緩解了壓力,專注力提高,工作更有效率了,甚至有的人,悟出了慈悲心,證得智慧的果實,也就是佛家講的“開悟”。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因緣,只要你堅持,你就會有回報,而且有時你的回報會超出你的想象。
而我的收獲主要有三點:第一是能自覺篩選信息,自動屏蔽網絡中那些“觸目驚心”的新聞,誘人的廣告標題,朋友圈各類垃圾信息以及各種負能量的人的各種抱怨,統統看不見了。被動地接受各種垃圾信息,只會消耗你的時間精力。而當我的世界維度增加了,我能從更多的角度觀察自己的生活圈。我們只有懂得這個世界的多種顏色,才能掌控自己世界的顏色。
第二點是對自己情緒的掌控力。我們的情緒很多時候其實只有一瞬間而已,當我們憤怒時,只是因為放不下那件讓你憤怒的事,讓它在你腦中不斷重復而已,于是你就越想越生氣。當你開心時,你希望這種感覺一直保留,于是就去做更多能讓你開心的事,希望能留住這種快樂。結果快樂還是像手中的沙子,你的心也被快樂流逝后的空虛占滿。冥想能讓你及時發現“我執”,放下它你會輕松太多太多。以前的我一直被情緒所掌控,甚至一度被負面情緒占滿,而現在當情緒升起時我就能立刻覺察,我知道了情緒只是一瞬間的事,只要我放下執著,它很快就會走。于是憤怒了我就深呼吸,放空自己;開心感覺很好,但我也能接受過后的平靜。當我情緒穩定,我的人際關系也變得越來越好。
第三點最不可思議,我能第一時間覺知到周圍人的情緒變化,別人不開心時我能感受到周圍一冷,有一次,我在幾個陌生人面前有些不安,這時心中突然響起一個聲音:你不自然的小動作太多了!于是我才發現我剛才鼻梁一直在冒汗,而我總是一次次的在扶眼鏡,顯得多么局促不安!
那么既然冥想有這么多神奇的作用,我們到底該怎么做呢?很多朋友都是初步接觸冥想,所以接下來我會詳細的介紹我長期堅持而找到的冥想方法:
1.冥想前的準備工作:你需要一個亮度適中,安靜的環境。因為對于初學者來說,光線太亮刺激太強,難以安定。光線太暗則容易陷入昏沉。此外你需要一個不超過一指厚的坐墊(如果沒有,可以折一床被子,控制厚度),一張薄毛毯。
2.冥想的坐姿:請將你的臀部坐在你的坐墊或類似的墊子上,雙腿在墊子下面自然盤腿,初學者可以試試單盤腿,但不必太強求雙盤腿,(雙盤腿能讓身體保持最穩定的狀態,但是一般人做起來很有難度)腰背挺直,想象你的脊柱是一棵樹的樹干,而背部肌肉是晾在樹上的衣服,處于放松狀態。雙手你可以結印,也可以自然放在膝蓋上,如果天氣比較寒冷或者在有風的環境,請在膝蓋上蓋上薄毛毯防寒。
3.冥想的方法:現在,輕輕閉上你的雙眼,
眼球保持向前,將你的注意力放在身體的不同部位,讓它們逐一放松,分別從你的額頭,眉毛,臉部肌肉,下巴,手臂,背部肌肉,到大腿,除了脊椎,其他全部放松,此時,把注意力放到自己的鼻孔或者人中穴的位置,感受自己的呼吸,感受空氣吸進去時是冷的空氣,呼出來的是熱的空氣,就這樣保持觀察,時間越長越好。這里最好用腹式呼吸,就是當你吸氣時,肚子是鼓起來的,其實當我們熟睡時都是用腹式呼吸,它能讓你身體放松下來。
4.再分享幾個我在冥想中曾遇到的幾個各種問題:
(1)一直觀察呼吸那不會很無聊嗎?
不會,因為觀呼吸沒有你想的那么簡單,你會發現你的大腦停不下來,妄念很多,沒關系的,普通人都會這樣,當你發現你走神了,再回到呼吸上來就好了,隨著堅持冥想的次數越來越多,你不受妄念打擾的時間會不斷延長。
(2)冥想老是會不自覺的睡著,怎么辦?
盡量不要在睡覺之前冥想,因為白天我們上班身體已經很疲勞,如果等你昨晚一切準備休息時,身體已經很難保持專注了。可以在晚上飯后一個小時或者早上做完熱身運動后冥想。另外背部一定要挺直,否則很容易陷入昏沉。
(3)我冥想到一半背很痛,堅持不下去怎么辦啊?
背部痛是很常見的情況,如果你沒有暗疾,那就是你背部肌肉力量不夠,冥想從來不是獨立的,要有一定的身體素質支持才能走的遠,可以每天堅持練兩分鐘的平板支撐,直到能堅持9分鐘為止。
(4)我周圍的環境很吵,沒辦法冥想,怎么搞?
建議可以帶上耳機,聽一段不太長的純音樂,網上有很多十幾分鐘的冥想音樂,放音樂播放完,相信你也已經進入狀態了,繼續靜靜的感受自己的呼吸吧。
最后,我想再強調一下,冥想追求的是身心合一,放松心神,不要帶著強烈的目的性去冥想,比如刻意追求心無雜念,比如刻意追求雙盤腿,比如想開悟,修得神通力,這些功利心越強,越會讓你與好的結果背道而馳,甚至走火入魔!
推薦兩本權威的冥想書籍:《觀呼吸》和《只要會呼吸,就能做冥想》,大家可以更加系統地學習到冥想的知識。只要你循序漸進,持續堅持,你的收獲肯定出乎你所料。感謝你的閱讀。
(版權所有,轉載請告知:微信號:shenghong0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