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一個人最稀缺的資源。
人人都需要時間管理。
忙,就來學易效能。
我們這個專輯一共100期,每期6分鐘。
建議大家像我們易效能的同學一樣,每天早起,因為早起是時間管理的第一習慣。
今天我們繼續來講專注的力量-番茄工作法。
這個方法風靡全球。按照我踐行時間管理各種理念十幾年的經驗,我認為番茄工作法是當今世界上關于時間管理的一個偉大的發明。為什么說它偉大呢?因為它簡單,簡單的背后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中國古老的哲學告訴我們,時間的本質就是當下。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我們活在當下,才能體驗生命的美妙。我認為這個活在當下,指的就是專注做我們想做的事情。當我們把自己百分百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當下,我們就能夠用心地把事情做好。
我們之前分享過的GTD思想,為什么讓我們首先要去做收集呢?是因為我們大腦的特點,我們的大腦很容易被過去的事件、未來的事件以及未完成的事件所干擾,所以我們要做收集。
其實本質上講,番茄工作法就是讓我們25分鐘只做一件事。那當有新的事情進來怎么辦呢?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快速先把它收集下來,然后把它放在一邊,推遲一會兒再做,繼續做眼下的事情,這就是專注的力量。
番茄工作法建議我們使用25分鐘工作、5分鐘休息的模式,這樣一個動靜有序、一張一弛的節奏能夠讓我們保持專注,提高效率。在工作的時候我們就專注只做一件事,當有新的事情進來,我們就收集不去處理卻推遲。所以,番茄工作法能夠有效提高我們的效率,現在人忙的原因、不專注的原因、不高效的原因就是做事的時候不專注,因為事情太多了,沒有做到工作時間與休息時間的一個有序交替。
番茄工作法的作者把時間分成三類:
第一類就是工作的時間,要求我們非常嚴謹和專注,強調的是一次只做一件事。
第二類的時間就是指我們休息的時間,要求我們完全放松自己,可以很自由,很放松,很慵懶,然后讓我們的身體能夠恢復到精力。
第三種是戰略思維和全局觀的時間,這個時間里面,我們要在自己關注的所有事物當中去選擇我們當下或者今天要做什么。
如果你從第1期開始聽我們的課程,到現在你就應該了解了時間管理領域的大師,如管理學的泰斗德魯克,高效能人士七個習慣的作者史蒂芬·柯維,以及GTD的作者大衛·艾倫,他們所談到的其實是一回事兒:要事第一。
而今天我們把專注和做要事結合在一起,也就是利用番茄鐘來吃青蛙,這就是在工作的范疇內要求我們專注,你去做重要的事情,這時候我們要保持嚴謹的態度,像一個上了發條的鬧鐘一樣,但一天當中我們不能有太多的時間是這樣,也就是說,我們吃番茄不能花太多的時間。
初學者一天五六個番茄,效率更高的可以吃十個番茄。番茄鐘之外的時間我們可以很自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更多是用來休息,看看電視,電影,小跑5km等等都可以。休息時間就不要用番茄工作法的理念,番茄工作法就是用來專注地做腦力勞動的方法,你不必要在看電視的時候又擰上一個番茄鐘,因為在看電視的時候,你無需提醒自己專注,也不必要太專注,你需要的只是放松與休息,并享受其中。你可以一邊嗑著瓜子,一邊拖著地再一邊聽著電視或者看著電視,但是你在工作的時候,例如寫論文,錄喜馬拉雅,做報告,做PPT,開會,這時你最好用上番茄工作法的理念,一次只做一件事。
專注力是我們的核心資源,應該用在刀刃上,所以對所有的事件有一個全局觀是非常重要的。建議你每天拿出1%的時間用來做計劃,用來做反思。如果你能夠早起,那么晨間時光是你做計劃和反思最好的時間。
番茄工作法能處理的是短期的,最好是一天里面要處理的事務,你先把它收集起來去看一看哪個更重要?哪些是腦力勞動,然后給它排出吃番茄的時間。
你可以結合前面幾期分享的“自下而上是關鍵”的原則,先處理眼下緊急的事情,并結合番茄工作法,每天選出時間,首先要保證專注地去執行那些重要的青蛙事件,把不重要的事情委托出去或者推遲去做,那么你的重要緊急事件很快就會被消滅。
到今天為止,你知道了易效能把當今世界上最權威、最系統的時間管理理念,做了實踐與總結。
我們在這里來回顧一下,德魯克教我們要做重要的事,高效能人士七個習慣的作者史蒂芬·柯維教我們要去做重要不緊急的事情。GTD的創始人大衛·艾倫教我們通過收集大腦里的所有事物,然后把事情分成輕重緩急來執行。
今天你學習到的,利用番茄工作法原理去把你的要事干掉,下一期我們將來整體做一個總結,并提供易效能的方法論。
今天我們就講到這里,祝大家學習愉快!
一鍵進入音頻
一鍵進入易效能全球預約訂購系統
微信交流:douxiao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