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課堂上帶領全班同學學習了《蝴蝶的家》這篇優美的散文??赡芄亲永锾貏e喜歡美麗的辭藻,細膩的文筆,所以一讀這篇文章,就愛不釋手。
第一節課領著孩子對全文進行梳理,把握來文章結構,并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借助ppt,展示風雨即將來臨時環境的壓迫,這時候很多鳥在風雨滿樓之際已經躲避,接著就是大雨滂沱的視頻,風在吼,雷在轟,大樹在搖晃,萬物在雨中寂靜的承受,大地到處是濕漉漉的,作者在找尋蝴蝶的身影?它們可曾有家可以避雨?
在作者的心中,蝴蝶——它們的身體是那樣輕盈,載不動一個水點;它們身上的彩粉是那樣斑斕,一點兒水都不能沾;它們是那樣柔弱,比一片樹葉還無力,怎么禁得起這猛烈的風雨呢?
一系列得排比修辭,表現出作者對蝴蝶柔弱身軀的擔憂?這場風雨之下,假如沒有家,后果可想而知。
“我”慌了,“我”急了,似乎恨不得沖進雨中去保護弱小的蝴蝶,去為它們遮風避雨。幸而鄒小孩比我清醒,他肯定地告訴作者,蝴蝶一定有家。
作者才按耐住焦躁的心,可怎么不擔心?雨還是那么大,風還是沒有停歇。
或許雨小一些的時候,作者有沖進樹林、跑到田野、蹲在一朵花前,甚至跑到橋下,到處去找尋那些可愛的、美麗的蝴蝶,又或許他哪也沒有去,想象著蝴蝶柔弱的身軀在風雨中凄然掙扎的場面?是啊,大自然的一切生物,它們與生俱來就是赤裸裸地面對風雨,沒有任何庇護,也不曾有過任何的區別對待,從它們出現的那一刻起,就獨自面對。
我常想,其實大自然的生物愛我們想象中堅強。風雨過后,一切如初。
《蝴蝶的家》原文———
我常想,下大雨的時候,青鳥、麻雀這些鳥都要躲避起來,蝴蝶怎么辦呢?天是那樣低沉,云是那樣黑,雷、電、雨、風,吼叫著,震撼著,雨點密集地喧嚷著,風將銀色的雨幕斜掛起來,世界幾乎都被沖洗遍了,就連樹林里也黑壓壓的、水淋淋的,到處都是濕的。這不是難為蝴蝶嗎?
我一想起來就為蝴蝶著急,這樣的天氣它們能躲在哪里呢? 它們的身體是那樣輕盈,載不動一個水點;它們身上的彩粉是那樣斑斕,一點兒水都不能沾;它們是那樣柔弱,比一片樹葉還無力,怎么禁得起這猛烈的風雨呢?想到這里,我簡直沒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樣著急。
但是,一位小朋友非常確定地說:“它們和我們一樣,肯定有家。下雨的時候,它們就會急忙飛回家里去哩!”
不過它們的家在哪里呢?人們的屋宇里從沒有見過有蝴蝶來避雨。麥田里呢?也不能避雨。樹林里呢?到處是水珠滾墜。園里的花朵是它們的家嗎?花朵自己已經被雨點打得抖個不停了,怎能容它們藏身呢?就連老樹干的底面,也是順下水來,濕漉漉的。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真為蝴蝶著急了。
它們的家會不會是在橋下面呢?這也未可知,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這里從沒見過有蝴蝶落到石頭上的呀!那它們會不會是藏在樹葉下面?這倒有些說得過去,但我也從沒見過蝴蝶在樹葉下面避雨呀,而且樹葉也經常被風吹得翻轉不定,被雨沖刷得透濕,也不像是蝴蝶的家呀!我真為蝴蝶著急了。
一個女孩對我說:“雨后,蝴蝶就會重新出來,在陽光里飛。它們是那么高興,那么鮮艷。我想,它們一定是藏在一個秘密的家里。它們的家一定美麗而香甜,不像家雀兒似
的,一下雨就飛到人們的屋檐下避雨。一定是這樣的。”
她的話說得倒是不錯,但我卻從來沒有見到過下雨時蝴蝶藏身的地方。誰要是能說給我聽,我就不著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