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年夜飯,家家戶戶都不一樣,但同樣的是,家中掌勺的大廚們為著這么一頓飯,必定都是費了一番心思的,為的只是給家人呈上最豐盛的美味佳肴。
我們家每年掌勺的都是奶奶。小的時候,寒假基本上都是去奶奶家度過的,一般過年前十天左右爺爺奶奶就開始張羅著年夜飯加上各種傳統小吃,有時甚至是會準備到很晚,記得那時我就像個小饞貓,即使再困也還是會撐到美食出鍋,吃完了才會心滿意足的去睡覺。
爺爺奶奶家在農村,農村里一到過年就會有殺豬的習俗,這些豬都是村民自己家里養的,比市面上賣的豬肉肉質好很多,所以每次一遇到某家殺豬了,一些沒養豬的就會趕過去“搶”幾斤豬肉,因為要的人太多,去遲了還沒有,一頭豬不到一會兒就被瓜分完畢了。
豬肉買回來后,一部分用來灌香腸,一部分用來腌好曬成咸肉,一部分留下來過年炒菜用。
在我家,奶奶每年必做的三道菜是肉圓子、粉蒸肉還有鹵瘦肉,這么多年的年夜飯里它們都從未缺席過,也是奶奶最拿手的幾道菜,弟弟每次回到家沖進廚房必定會首先沖向他最愛的粉蒸肉,而這個時候也是奶奶最得意和滿足的時候!
平時幾乎不怎么回家吃飯的我們,回家吃頓年夜飯爺爺奶奶必會使出渾身解數,提前一周就會上街去買菜,雞鴨魚肉蝦一樣都不會少。
有時奶奶和隔壁左右的聊天,聽他們說哪道菜怎么做起來好吃,偶爾也會試著做幾道對她來說算是創新的菜,想給我們換換口味,總之就是一個念頭:把最好的都給我們!
而老年人似乎還一直保持著傳統的思想,認為肉才是最好的招待,所以每年家里的年夜飯幾乎都看不到蔬菜,燉老母雞、豬蹄髈、紅燒牛肉、鹵鴨……甚至是每一道炒菜里也都會放些肉。
我其實是挺討厭吃豬肉的,何況幾乎每道菜里都有,所以每年回家吃年夜飯對我來說幾乎是沒有菜可以吃的,但老人家的一番心意,即使做的再不好吃,也還是該充滿感激。
何況,年夜飯的意義本來也不在于飯菜本身,而是蘊含在這每一道菜里濃濃的親情,吃的是一家人一年一度的團聚在一起的感覺!
作為子女,無論身在何處,大年三十這一天勢必都會盡量往家趕,陪家里的老人們一起過年,家里的老人為著這一天的到來也是費勁了心思早早就開始張羅了,尤其是對于一年只能在過年這幾天相聚的一家人來說,更是要隆重操辦的!
爺爺奶奶的年紀越來越大,每年還能為我們做一桌年夜飯已是作為后輩的我們最大的福氣。所以奶奶每年都會帶著些感傷的語氣說“我現在還能給你們做一桌年夜飯,不知道明年還能不能繼續給你們做了,做一次少一次嘍?!?/p>
這樣的話聽起來總讓人覺得有些難過,可我們心里也都明白,時間對于現在的我們來說是成長,但對于他們來說卻是逐漸的走向衰亡的象征。爺爺奶奶的身體已經是一年不如一年了,還能吃到幾次這樣的年夜飯,也是屈指可數的!
說來也挺慚愧,這么多年,父母一直忙于生意,過年也是最忙的時候,時常連飯都顧不上吃,而我工作后只有到三十這天才會放假回家,不久的將來成為人婦后,也只有拜年的時候才能回家了。每年都由家里的老人來準備年夜飯,而我們都各自忙各自的,從未給他們做過一頓年夜飯,爸爸說等新房子裝修好后,過年就由他來掌勺。
多希望他們能健康長壽,吃上一頓子女為他們準備的年夜飯,雖然我知道他們現在最大的心愿是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著我穿上紅嫁衣成為一個幸福的新娘。
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他們能吃上子女為他們準備的年夜飯,也希望我能如他們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