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它盤踞在重巒疊嶂之間,蜿蜒在沙漠之上,氣勢磅礴,堅固雄偉,被視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盡管秦始皇不是歷史上修筑長城的第一人,也不是最后一人,但說到長城,人們自然而然就會想起秦始皇來。
秦始皇是一個有著強烈危機感和憂患感的帝王。武力平天下當上始皇帝之后,一直憂心忡忡。如何謀求大秦帝國的長治久安,是他的心愿也是他的心病,這件事無時無刻不在困擾著他。
為了安定天下民心,秦始皇于公元前220年,開始不斷地巡幸天下。說話當年沒有飛機、沒有高鐵、沒有高速路,全程靠著馬車奔跑于土路之上,途中還遇到兩次行剌。這皇帝做得出是夠敬業、夠辛苦、夠危險的。
巡視到齊國地帶時,當地流行的方術吸引了他,使他對求仙問道以及尋求長生不老之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什么是方術呢?
方術包含了天文、歷法、五行、占卜、相術、生命學、醫藥、房中術、煉丹等等學科的內容。還帶有強烈的神秘主義色彩。
本文一個重要人物在此時登場了,此人名為盧生,原籍燕人,是一名職業方士。雖然僅為一個方士,但對秦始皇的施政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盧生四處求仙問道,求保萬年江山。盧生公費旅游了一圈回來后,除了對秦始皇大肆歌功頌德、吹拍溜須、阿諛奉承之外,還帶回了一本《錄圖書》,這本讖書上記錄著一個驚天秘密:“亡秦者胡也”。
這讖書中的“亡秦者胡也”啥意思?
盧生沒說,就跑了。
跑了,跑了。。。
秦始皇懵逼了。。。。。
讖書上寫的關系國運呀,就算盧生跑了,沒人來解釋了,但問題總還得解決呀。
秦國早期建國時,就和胡人斗得你死我活,秦始皇看到“亡秦者胡也”,就認定這“胡”,指的是胡人。
于是立刻派大將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北征匈奴,把匈奴逐出河套趕到陰山以北。
又不惜血本,征用七十萬勞工,歷時多年,把趙、秦、燕、韓等國的舊有長城連成一線,又增筑擴充了許多部分,形成了長達12000華里的萬里長城。以絕胡人亡秦之患。
在今天看來,長城是一項了不起的奇跡,但在生產力尚不發達的秦代,修筑長城對黎民蒼生來說則是一場徹頭徹尾的災難與劫難,秦始皇修筑長城為秦帝國的最終滅亡埋下了禍根。
秦始皇死后,其子胡亥設計害死了長子扶蘇奪得帝位,稱為二世皇帝。二世胡亥繼位,橫征暴斂,變本加厲,終于引發農民起義。大秦帝國最終亡在二世胡亥手中。
這使得人們又想起了那句“亡秦者胡也”的預言。
漢朝大儒鄭玄曾對“亡秦者胡”加過注解,稱這里的“胡”指的不是“胡人”而是“胡亥”。
那么這預言真的準嗎?大秦帝國是因為把此“胡”當彼“胡”才亡的國嗎?
老鐵,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