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謂的穩定,不過是浪費生命》? 讀后感
? ? 感謝小學初中高中的語文老師,他們教給了我還有種文體叫讀后感可寫。感謝封面的子文、子豪、老盧(北大男神雙胞胎苑子文、苑子豪兄弟,暢銷書作者盧思浩)的推薦讓我第一眼就選中了這本書。感謝書店老板,那個和藹的叔叔為我拆了封......(只是借書阿姨一般不給拆)感謝媽媽付錢辦的借書卡和自己凍的哆哆嗦嗦走了好遠把它拿回來。
? ? 接下來開始正文。
? ? “世間所有的事都敵不過一個懶,懶得做改變,就會開始麻木,學會自我安慰。最努力的生活方式就是不對自己妥協,不做一個不斷將就的人。”老盧這段話真是寫到了心坎里去,懶的改變反而被歲月改變了自己。你變淡的關系、你不足的能力、你夢想的遠方,你明知它們在那里,但是你有為它們做過一絲一毫的改變嗎?
? ? 感受最深的,是關系也需要維護。放幾段喜歡的書摘:1.美好的愛情,是誰都期望喜歡的。可一個女孩子,把未來放在一個男人身上,自然而然就會不停地壓迫他,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去壓榨別人,本來就不公平。你要知道別人給的穩定,本身就是不穩定的,只有每天進步的生活,只有不斷保溫的愛情,只有牢牢把握生活的主動權,才是最穩定的。? 2. 世界上最大的不變,就是變動本身。在變動中不停地進步,才會逆水行舟,保持相對靜止。生活如此,感情亦然。因為所有的感情都是有原因的,不要以為別人會無緣無故地愛你或者無緣無故地恨你。只是因為你做的事情或說的話,激起了彼此的愛。可是,你有多久沒跟伴侶說我愛你了?你有多久沒提醒朋友加衣服了?你又有多久,沒給父母做過一頓早飯了?別以為穩定后,一切都會理所當然。你總要做些什么,讓感情保溫,讓生活平衡,走起來,世界才是穩定的。 3. 與其做這樣一個不停變動,可能血本無歸的投資,還不如在最青春的歲月,先提升自己,多泡泡圖書館,讓自己變得更好。要知道,在最年輕的日子里,只有投資自己才是穩賺不賠的。 4. 既然愛情和婚姻不一樣,何必還要保守地去想:我和他在一起萬一沒有結婚怎么辦?我們沒有以后怎么辦?如果互相喜歡,兩個人在一起就好了;如果相思,表白就好了,如果有好感,就從約出來開始就好了。在最年輕的時候,去和最愛的人戀愛,然后和最踏實的人結婚,去和那些門當戶對的人在一起,記住,是精神上的。管這些戀愛的結果是什么,如果最愛的人變成了最舒服的人,豈不是更好。
? ? 讀完這些,忽然明白了為何師父會要求我每天給他打視頻電話,多年的老友不定時也需要打個電話聯絡感情。別總以為關系像白酒,會愈放愈烈,酒若是暴露在空氣中久了,是會揮發的。
? ? 依舊很喜歡的一句話“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此書中再次提到,并不是說一定要偏執到什么地步,而是這種偏執能讓你掌握至少一項過人的技能,一種不可被替代的核心競爭力,這種核心競爭力會讓你更好地生活下去。假期學吉他時也遇到了瓶頸,很簡單的一首曲子卻怎么也練不會,師父給出的答案是:死磕,練不會就往死里練。帶些偏執,不過著實有效。只有偏執狂,才能創造卓越。
? ? 只要沒被世界改變,你就改變了世界?這一部分讀的有些囫圇吞棗,唯一記住的感受就是別讓瑣事磨滅了你對生活的熱情,別讓外界嘲諷打擊了你對夢想的信心。現在的時代,隨波逐流很容易,保持自己卻很難。
? ? 最后一部分致敬青春,感恩親情,反思友情。不得不承認,有些人你已經見過最后一面了。也有些人,如果有后悔藥的話,還真不愿意認識他。那些陪伴我們最久的人,很少收到感謝,反倒是偶爾被陌生人幫助一下就感激涕零。我們總是把最真的感情給了關系最遠的人,卻把脾氣留給了最近的人。不如從現在開始改變,每周聯系一個好友,給家里打個電話,表達一下對他們的感恩之情。
? ? 本以為這本書看完會更向往流浪,變數更多的生活,沒想到讀完考慮很多的是如何做人做事。出乎意料的收獲,也使接下來的奮斗更有底氣。
(圖片來自狄仁六公眾號和自己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