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第幾次看著手機里的通訊記錄了,不記得自己有多少次猶豫不決,不敢播出這個號碼,怕的是電話那頭的人聽出什么端倪,害怕的是自己還未出聲卻已經哽咽不已。我們都慢慢長大,我們學會處理自己的情感,克制自己的情緒,學會獨立,學會堅強。
曾經在書本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當你不再跟父母哭訴你便長大了。
以前的我將這句話奉為真理,后來我發現,長大的表現根本不是這樣。我們慢慢長大,在生活中遇到了不懂的就問度娘,在工作中遇上不明的就找朋友,在情感上遇到挫折要么自己忍著要么找閨中密友傾訴……可我們忘了,有人卻在你刻意忽視的過程擔憂不已,甚至會覺得失落!
我們總以為長大了就不要再跟父母傾訴太多,不要再過多詢問父母,盡量不要找父母幫忙,可這也許并不是父母想要的。當我們從一個天天黏著他們的孩子變成一個獨立得再也不需要他們的人;當我們從一個遇到丁點小事就找父母解圍的孩子變成一個哪怕天塌下來也要自己扛的人。這期間我們是長大了,但父母老了,他們會覺得自己不再被需要,不再被依賴,這個時候他們也許得到的不是欣慰反而是失落。
后來,我又變成那個喜歡黏著父母的孩子,在生活中有不懂的,我不再百度,都是先問父母,心情不好了,就找父母吐槽一下,跟父母分享下自己的生活。有一次連買了件馬甲也要告訴媽媽,學校得了什么獎也會跟爸爸分享下。
每次我問媽媽,這個咋弄,那個咋辦。媽媽每次都會無奈地說,“這么大還什么都不懂,以后媽不在身邊可怎么辦?”雖然是在抱怨,但我知道媽媽心里其實是很開心的,開心自己于我而言還是那般重要。
在家的時候,有事沒事我都會喊喊她,“媽~”
“怎么了?”
“沒事,就喊喊你,嘿嘿”
“這么大還跟沒斷奶一樣。”媽媽每次說這話的時候眼里滿滿的都含著笑意,我知道她覺得開心。
媽媽經常會在親戚面前“抱怨”我,“妮妮這么大還跟個孩子一樣,一點都不像二十來歲的人,什么事都來問我。”
有時候在親戚之間閑聊,討論到孩子有沒有談戀愛,我媽說我沒談過的時候,有親戚懷疑地說,“這你咋知道,談了也不會跟你講。”“不會,我家閨女啥事我不知道,沒談就是沒談,她對我沒有秘密。”媽媽說這話的時候總是超級自豪,看著她滿足的笑意我也覺得開心。
每一個長大了的我們總是覺得讓父母放心才是最好的回報,是成熟的表現,可是事實也許并非如此,慢慢老去的他們可能更希望我們可以讓他們幫忙分憂,更希望我們可以向他們尋求幫助,更希望我們可以依舊依賴著他們。我們越是報喜不報憂,父母反而更會擔憂,我們越是什么都默默地扛著,父母反而會覺得無力,我們越是獨立不需要他們,父母反而會覺得失落。
我們都在長大,父母都在變老,他們會越來越脆弱,越來越沒安全感,這個時候我們做的就是讓他們知道我們還需要他們,我們依舊依賴著他們……今天是2017年的第一天,我還依賴著父母,哪怕是到2037或2057年,我可能還是會在難過的時候聽到父母的安慰就會抱著電話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