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在朋友圈里曬照片,總有人問我:為什么你拍的照片都好文藝,而我拍的都是留念照,不管怎么P,都有一種到此一游的土豪感!
作為一個講課的老師,我想任何經驗都是可以萃取并且推廣的,于是,我就作為非專業人士,寫寫自己拍出文藝照片的經驗,愿你也美美的文藝起來。
第一條:多看漂亮圖片。美是一種感覺,即便你學過繪畫,也不等于你的審美夠好,沒學會繪畫,也不等于你的審美很爛。所以,關鍵是要有培養審美的意識。一般在朋友圈或者紀錄片、電影里都會有很多漂亮的圖片或鏡頭,我都會很認真的看,并且研究。比如《舌尖上的中國》就是很好的示范,幾乎每一幀畫面都是一張好照片。
第二條:做好出游功課。出去旅游是最好的拍照時機,我的習慣是會到網上瀏覽當地的旅游照片,看看怎么拍出來的照片感覺比較好,把它記在心里,有時候甚至就是仿拍。比如我去廈門和安徽之前,都瀏覽并且保存了一些圖片。
第三,不要常規角度。常規角度,就是人平視時看到的景物,這樣的角度拍出來的照片和你在現場看到的沒有太大區別,太普通了,沒有驚喜,沒有視覺沖擊力。記住,好的照片只有一個標志:視覺沖擊力。所以,要有視覺沖擊力,就要不走尋常路。要么極低角度,要么極高角度,你看看攝影師,哪有規規矩矩在那拍照的,越是難受的姿勢拍出來的越有感覺,所以,不妨把手機放在不同尋常的角度,用藍牙快門來拍照。
第四,永遠不要拍正臉。永遠不要拍正臉,永遠不要拍正臉。我們都是普通人,沒有明星一樣完美的臉,怎么辦?涼拌!永遠都拍側臉,怎么好看怎么側。盡量不要看鏡頭,看上看下看左看右,抬頭看,回頭看,歪頭看,就是不要看鏡頭。看鏡頭也要側臉看。
第五,衣服要選對。好的照片要和諧,這個和諧就是人與景物之間的和諧,你的個人氣質與景物之間應該有一個契合點,服裝是最好的媒介。去海邊要穿的浪漫,去登山要穿的帥氣,去少數民族地區要穿的有民族特色......。當然有時候反差也是很好的結合點,比如去廢墟穿的很精致、去粗曠的廠房穿的很輕柔,也會形成一種強烈的反差,產生視覺沖擊力。
第六,擺好你的姿態。擺姿很重要、很重要。記住身體不要在一條直線上,要有三道彎才好。手不要老老實實的放著,擺弄頭發、托住臉、插進兜。身邊所有的依靠物:樹、柱、樁、山、石、橋......,都可以為你所用。
第七,千萬不要帶絲巾。本來,我很喜歡帶絲巾拍照,后來發現大媽們拍照必備神器就是各種絲巾,為了把自己和大媽區別開來,我拒絕帶絲巾拍照。當然,你也可以帶,畢竟絲巾是裝文藝必不可少的單品。注意顏色、圖案、材質。顏色不要過于花哨、圖案不要過于土豪、材質最好棉麻。穿短袖帶絲巾是裝文藝的不二之選。
第八,不要臉不要臉。一個深沉的背影,寫滿了故事。如果臉實在拿不出手,那就多拍點背影吧!不過背影也要拍的有故事,就像老戲骨背影也有戲一樣,你的背影也要有腔調。瘦在這時候就很重要,想想虎背熊腰,寫的是什么故事?楊柳細腰,寫的又是什么故事?(胖子可以哭一會兒)
第九,曬的有韻律感。美在細節,曬照片要曬出腔調也要有講究。首先,要有一個主題。曬照片也是新聞報道,一個新聞只能有一個主題,所以要提煉一個主題;其次,色調要統一,最好有一個共同的主色;第三,照片的風格要統一,在一個體系里面;第四,照片排列有講究??梢?、4、6、8張照片是人物,其余是風景;也可以眾星捧月,只有中間一張是人物或風景。
一點小經驗,不一定準確,歡迎專業攝影師拍磚。不過我想說的是處處留心皆學問,處處上心皆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