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如面·書世界」征文
唐三藏——《西游記》
不知名的朋友,你好:
? 當你讀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已不知身在何處,或許你會問,這封信是何人所寫?又是寫與何人?我也常常問自己這兩個問題。
? 有感于眾生之苦而踏上的這段旅途;如今已不知這樣度過了多少個夜晚,今日聽得路人說前方便是雷音寺,想來再走幾日就可到了。我佛慈悲,十四年前,不顧親友們的反對,義無反顧的踏上這漫漫取經路。原本以為三兩年便可到達,沒成想,這一去竟走了這么多年。
? 今日正行路間,忽遇這瓢潑大雨,加之天色已晚,正好看到這座華光行院,便到此暫避一宿,原想著此處既然是華光菩薩的所在,理應佛光庇佑,香火旺盛,沒想到現下早已經破敗了,只剩下些殘垣斷壁,勉強遮些風雨。
? 天黑前,一行人拿出些干糧分食,又生起火堆各自烤干了衣物,徒弟們因連日趕路的疲累,已經早早睡下,此刻已鼾聲如雷了。不知不覺中大雨也已經停了,微微涼風習來;抬頭望,月明星稀,山林中不時傳來些鳥獸活動的聲音,窸窸窣窣各自奔波。
? 回想起當年在長安城與老師傅說的話,師傅問道:“玄奘,你可知你此去為何?”
? 我答:“我講法布道多年,見浮生皆苦,執著塵相,不得解脫,因此千里之行,求取真經,普渡眾生耳”;
? 師傅點頭道:“此去路途坎坷,路上多虎狼妖魔,你好自為之。”
? 這一路走來,果然如老師傅所言,千辛萬苦。
? 剛出長安城不久便遇上那野牛精、熊羆精、和老虎精,幸得太白金星相救,方才脫難;后又遇那吊睛白額虎,也多虧山中獵戶搭救。
? 路途雖坎坷,所幸遇得我三個徒兒,在五指山收得大徒弟孫悟空,在高老莊收得二徒弟豬八戒,在流沙河收得三徒弟沙悟凈;有了三個徒弟的一路保護和跟隨,雖然多災多難,卻都化險為夷了。
? 望著夜里前方隱約可見的靈山,那里就是我此來的目的地,雖還未見著真經,但十多年取經路上的所見所聞似乎在心底已有所悟,只是又似乎缺少一絲契機,不能大徹大悟。
? 看著熟睡的三個徒兒和這寂靜的山林,眼前回想起一路走來的種種,不禁感慨萬千。想起了在那五莊觀,嘴饞的徒弟們偷吃人參果闖下大禍,觀主將我幾人綁了要下油鍋;想起了那陰險狡詐的白骨精,幻化三次均被悟空打死,害我冤枉悟空濫殺無辜將其趕走;想起那假扮烏雞國王的青毛獅,謀財害命、欺壓良善;還有那酷熱難耐的火焰山和僧人受苦的金光寺......。
? 這一路走來,看慣了各色妖魔和人間眾相,無論是人還是妖,都沉迷于錢財、美色、權勢之中,最終也因此斷送了性命或者浪費了一生。三個徒弟原本也都性情頑劣,經這一路,也都有心向善;悟空不再動輒打打殺殺,八戒也因貪吃、好色吃了虧吸取了教訓,悟凈也改邪歸正走上正道。回想起來,我雖為取經而來,這一路的苦卻才是最大的修行。
? 想到此處,心中不禁坦然,默頌一段經文,竟昏昏睡去了。
? 再醒來是被吆喝聲驚醒,睜眼一看,天已大亮,原來是個砍柴的樵夫路過在這唱歌休息。見我醒了,樵夫便來搭話:“法師從何處來,去往何處?”
? 我答:“貧僧東土大唐而來,西去靈山如來處取經。”
? 樵夫聽后十分驚訝:“和尚糊弄老夫乎,東土大唐到此路途十分遙遠,山路崎嶇又有豺狼虎豹,你如何到得了此處?”
? 我答:“非也,我有三個徒弟,善能些降妖除魔的本事,方才保得一路平安。”
? 樵夫又問:“徒弟何在?”
? 我答:“不正在此處睡覺麼?”
? 樵夫順著我指的方向看了一眼道:“哪里有人?那不是大殿中的幾把枯草嗎。”
? 我也定睛一看,委實是幾把枯草罷了,一時楞在原處。
? 一切仿佛如夢方醒,又仿佛恍然如夢……
? 隱約中看見自己從那長安城中出發,一路經受風吹日曬,饑寒相加;行至那五莊觀外,看見院中油桃正成熟,觀中無人,便想偷幾只油桃來吃,又被心中善念所困,想來若偷來吃了必定闖下大禍,佛所不容,于是忍饑而去;又看見自己行走于荒山野嶺中,時時聽見那豺狼虎豹之聲,想起各種妖精鬼怪的傳說,不禁心生恐懼,不敢前行,于是幻想有個法術高強的徒兒斬妖除魔,暗中護持,方才繼續趕路;又見那路邊餓死無處安放的白骨,夜里時常來驚擾,時時念經超度;又見那心中想著芭蕉扇挺過來的火焰山;那無力拯救僧人的金光寺……
? 樵夫見我發愣,便上前來探問,我只笑笑,不再說話了。
? 起身到華光菩薩像前,躬身作揖,拜上三拜,心中已有分辨:“是什么樣的故事并不重要,這都是佛所指引的罷了”。
? 寫到此處,也該收了筆墨,叫上徒弟們,收拾行囊繼續上路了,留此信于佛龕下,待與有緣人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玄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貞觀十六年 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