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雖然我們村硬件條件看起來不怎么差,但在那個農以食為天的年代,農產品產量不但不高,而且所有的農活也都只能靠雙手,再重的擔子也只能靠雙肩挑,還因為村里所擁有的土地不多,每家每戶所分的土地也少,所以我們村大多數的家庭種出來的糧食除了上交國家的那一部分,留下的只能養家糊口,沒有多余的收入去做其它的事。
? ? 孩子多的家庭,供不起家里所有的孩子上學,有些不重視教育的家庭干脆就直接讓其中的一個或兩個孩子上了一二年級后就不再給他們上學了。那些要想給孩子受到更高教育的家庭,就不能不在家里面精打細算(用紅薯絲混在白米中做飯),省吃儉用,才能擠出來為數不多的白米拿到縣城換錢。如果農產品換錢不夠數的話,則還要靠向別人借錢給孩子上學。
? ? ? 受中國幾千年傳宗接代文化的影響,那時候的鄉下幾乎每個人都有著重男輕女的思想,在我們那個年代我們村的女孩子們,50%只能讀到初中畢業,40%的女孩子,小學都沒辦法畢業,只有10%的女孩子能踏上更高的求學路。
? ? ? 造成這樣的結果,這其中也有一半是政府辦學條件的影響,那時候雖然每個村大隊都有村小,但四年級后就是要幾個村大隊合起來辦學,學位變少了很多,五年級則是由鄉里統一辦學,這樣子從四年級到五年級小學畢業就會有一些學習不好的被淘汰,所以那時候在小學留級也是一件習以為常的事。
? ? ? 我的家在村子中央,三間瓦房共40平方米多點,我們一家六口就擠在里面,在我媽媽那個年代,初中畢業生更少,但有幸的是,我媽媽成了其中的一個,所以還能認識一些字,嫁給我爸爸后,還在家經常借別人的雜志看上面誘人的連載武俠小說,被我們村其他人當成怪物,說她不務正業,傷風敗俗,由于人言可畏還有我奶奶也如此,后來我媽媽漸漸的就不再看了,可能正因為如此,所以她想讓她的孩子們繼續她的夢想,雖然我家很窮,我爸媽還是很支持我們上學,于是我便成了我們村10%中的那些讀完初中后能繼續上學的姑娘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