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檢自己電腦上下載下來還沒有看過的片子,就發現了這部《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記不清楚是什么時間下載下來的,但是一直沒有看,一是時間上可能沒有空出檔期,二是說實話我對這部久負盛名的所謂禁片有些不大感冒,王朔的小說改編對我來說最能夠表現出意味的,應該還是馮小剛,相似的文化與成長背景,才能體現出那種北京城里的獨有的痞氣與浪漫,而這部片子據說把故事放在了新世紀的香港,想想都覺得水土不服。
果不其然,一個多小時的觀影歷程對我來說十分的別扭,這種別扭一是來自于整體故事的虐心設定,另一種最大的感覺就是有種時空錯亂的違和感
先說故事,以“仙人跳”為職業的流氓王耀用自己的霸道不羈深深地吸引了少女麗川,從此開始了一段慘絕人寰的虐戀,具體故事我就不再贅述了,總之就是女主被男主各種蹂躪,虐心,最后自殺身亡,男主被勞動改造后洗心革面,坐牢出獄后良心發現捧著女主的骨灰海邊自殺~
慘絕人寰,這是我對這部片子的唯一評價,故事慘絕人寰,電影更是慘絕人寰,觀影過程同樣慘絕人寰。
最大的問題,我認為并不是大家一直在討論的故事硬傷和人物性格硬傷,而是時代背景的錯亂導致了全片都在一種混亂的氛圍里混亂到了底。
先說大家普遍難以理解的最大問題:“麗川為什么這么賤?這是愛嗎?”
答案是:“是愛,沒錯,但不是這個年代的愛情!”
小說出版于1986年,那是一個社會變革的大時代,人民從麻木的生活里抬起頭來,瘋狂而又貪婪的汲取著改革開放帶來的一切新鮮事物,不論好壞,我們對一切充滿好奇,我們想著要改變自己的生活,卻不知道哪一種方式能引領自己奔向幸福。在這個時代里,有人成功了,有人失敗了,但是沒有人愿意平淡的生活,整個社會就像是一團火焰,肆意燃燒。
所以,在那個時代里,麗川完全可能奮不顧身的去愛,王耀也會無所忌憚的去愛,因為他們需要的只是愛,轟轟烈烈,野馬脫韁,愛過這一回,如火般熱烈,似海般深邃,哪怕把性命留給這段愛,依舊無怨無悔~
但是,這部電影上映的時間是2008年,離小說的年代整整過去了20年
更何況,這部電影直接把故事搬到了現代的香港,這更讓人感覺這是一個笑話
滿口京片子的王耀與鄭重,在香港的酒店里好像是大觀園里的劉姥姥,各種不搭;任達華、林雪一眾戲骨也撐不起尷尬的對手戲;就連男女主角的名字聽上去都是那么怪異,仿佛在高端酒會上別人為你介紹的青年才俊大號“愛軍、建國、奮斗”(或許導演就是喜歡這個調調,因為他的名字就叫奮斗~)
整部片子似乎都在以性愛的場景在推動,從一開始麗川與王耀的初識,到麗川被王耀騙去賣淫,到矛盾爆發時在廚房的激烈性愛,性成為了導演表現這份激烈的愛的最佳途徑,可是這種表達,卻又遠遠的拋離了這個1986年的愛情故事,回歸到了現代,更加尷尬,更加讓人摸不著頭腦,陷入了一種為了性而表現性的怪圈,性愛的場景沒有美感,沒有愛意,只剩下赤裸裸的荷爾蒙的碰撞,讓人無感并且膈應。
愛恨交織的一生,最后一個靈魂死亡一個肉體死亡,愛情的魔力讓人捉摸不透,電影的道路同樣如此。導演無疑是極愛王朔的,他想要把這部小說的精髓,對于愛的那份執念展現在大銀幕上,但是很可惜,最終一切都淪為了一場白日的性夢,只有做夢的人能夠得到快感~看客全都陷入了不知所謂的迷亂。
但是,電影是拍給人看的,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