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不止一次夢見自己回到一中的高考場景》
剛在湛江參加高考完的弟弟和我說,他夢見自己的分數了。
我已經畢業好多年了。高考,作為我人生必須經歷的“一道坎”。但對于現在邁上工作崗位的我來說,在經歷過比高考更“殘酷”的很多的現實之后,即使發現高考也沒有我們當時坐在教室里想象的那么可怕,可每次工作壓力大的時候,還是夢見自己回到了當年的考場。
猶記得2016年的六月七號早晨,媽媽載著我前往一中考場。
那一路,我們都沒顧得上說話,我手里緊攥著詩詞考點本。
高考第一天考的第一科是語文。
語文一直是我的強項,做完題我就接著寫作文了。
下午考數學,這下天氣更熱了。
有生之年覺得數學很難,不是一般的難。
讀書那會,老師讓我們解題,挨個挨個上來解答,如果不會就站著等下一位同學來答,我們的記錄是除了課代表勉強答對而外,全軍覆沒。我現在挺能理解老師那會的內心想法,可是那時候應該沒有幾個人能感受到。
“解”可真是寫起來讓人特有底氣的字,可是我做數學從來只會擲骰子外加運氣猜ABCD的選擇題。
看著墻上的鐘表一秒一秒地劃過,緊張,焦慮,胡思亂想,開始抖動那都是我周圍同學有的心情。
交卷的時候別人都是寫滿了整張試卷,只有我的卷面空空如也。
直到現在來說,數學對我來說依然是一個很可怕只想遠遠地避開的東西。
考文綜的那天,天氣很熱。 我在考試開始前把頭發盤了起來,一時找不到東西扎頭發于是隨手拿了2B鉛筆當發簪插頭上了。
離考試結束還有半小時,大家基本寫完了有同學開始涂答題卡。只有我著急上火地找著什么東西,最后這位女生忍不住舉手,急得帶了哭腔:“老師!我找不到我的2B鉛筆了!”
監考老師看了我一眼,默默地說:“在你頭上插著呢......”
考了那么多科,大概只有英語這科可以讓我松了一口氣。
我的英語一直是我的強項。
閱讀看的很仔細還有時間去檢查,作文的有模板已經背得滾瓜爛熟了。
考完試后,發現整個世界都變成了另一個樣子,心里空落落的,突然明白一個詞:曲終人散。
后來,我已經畢業很多年了。參加了工作,壓力大時候總是夢到高考。
那時的我不會做三角函數,不會解多元高次方程、只會文言文和知道either or 和neither nor的區別。
我的班主任是一中最有名的數學老師,她和我說你不學數學沒有出路。
那個時候的我,特別痛苦而糾結上過各種數學輔導班,買過無數本數學參考資料,可是數學從來沒有及格過。
辜負了父母的自責讓我變得更加想反抗數學老師——在她的課上看小說、逃課去貴生公園的圖書館借書。?
蔡康永說:“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后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如今回想這話真有道理,沒有學好的數學在后來某個猝不及防的瞬間,甚至成為我不能加薪的障礙。
而這也是為什么我稍微遇到壓力大的難題,我就會夢到自己回到一中的高考考場。
因為夢境,總是提醒著我,因果報應是恒久存在的真理,所有偷過的懶,都會變成打臉的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