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學生時代,從語文課本上學了好幾首《鄉愁》詩,還背得滾瓜爛熟,逢人便炫,卻從未明了其中之意。如今,這些詩自然是一句都記不得了,只是歲月如梭,已經闊別故鄉7年的我漂泊這許久,反倒是熟識了鄉愁的滋味。
其實我并不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所以即使在離開故鄉的頭一年,我也沒有像很多人那樣,在逢年過節的團圓日子里痛哭流涕,對我來說也不過是寂寞點罷了。然而我對故鄉特色牛肉粉的渴望卻日復一日的強烈起來,終而至于,吃上一碗故鄉的牛肉粉成了我朝思暮想的愿望。
雪災那年,我風風火火趕回故鄉,非常幸運,在交通全面癱瘓之前我就吃上了我魂牽夢縈的牛肉粉。吃飽喝足之后,與二三好友漫步當年街頭,目之所及是一個個陌生的新店,迎面而來的是一張張素不相識的臉龐,曾經熟悉的叫賣聲如今早已換成了喇叭的電子音,從前不曾擁堵的街道竟然也排起了車的長龍。有那么一瞬間,我以為我來到了別的城市,記憶中的一切都已經變了樣,我忽然意識到一個殘酷的事實——我記憶中的那個故鄉,大概是永遠也回不去了。
未曾想過,一朝離去,便成永訣。我的故鄉,從此只能悵然懷念。而我的鄉愁,無從安放,終于濃縮成牛肉粉上那層化不開的油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