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生日蛋糕在我心里,都是可有可無的。我和先生相識、相愛、結婚,6年12個生日幾乎都沒有蛋糕。不僅是現在,以前的生日也基本沒有蛋糕。十八歲那年生日,我才吃到我人生中第一個蛋糕。說到這,也許有人疑問:你是有多老?其實我還是80年代的孩子。
過生日,不吃蛋糕那吃什么呢?替代生日蛋糕的物品就多了。可能是自家養(yǎng)的一只雞或一只鴨,可能是兩塊巴掌大的瘦豬肉,也可能是兩只清水雞蛋,更有可能是一只西瓜。無論是怎樣的物品,對于我來說,都比生日蛋糕吸引力足。
兒時的農村,家家戶戶屬于自產自銷型,自家地里種什么蔬菜,家里就吃什么蔬菜。自家養(yǎng)什么禽類,家里就有什么葷菜,當然,這里排除了豬肉,一般自家養(yǎng)的豬是年前才殺,平時也會從小販那買些豬肉回來改善生活,至于多久改善一次?也許十天,也許半個月吧。所以,我對家人生日時間是清清楚楚的,因為,有人過生日,就有好吃的了。
父親常年在外務工,哥哥在外地求學,從我記事起,就是我、姐姐還有母親一起生活。我們三兄妹誰過生,母親都會額外煮上兩只雞蛋。兩姊妹或者三兄妹,還要加上母親,兩只雞蛋怎么夠分?是的,也就是說,只有過生日的人才能吃到雞蛋,其他人是沒有的。
可能因為我最小也最惹人疼愛的緣故,我過生日時,母親對我總我額外獎賞。比如,有一次我過生日,母親買回半斤肉,按照常規(guī)的方式,就是炒來吃,吃飯的時候給哥哥姐姐多夾上兩筷子:“今個你過生,多吃點?!蹦谴?,母親特別切了兩塊薄薄的瘦肉給我,那兩塊瘦肉,足足有我手掌大,相當于平常肉塊的6、7塊。沒等母親炒好別的菜,我就早早守在餐桌邊,緊緊盯住那兩塊大大的瘦肉了。
因為我的生日在夏季,暑假哥哥在家,家里人數多一些,母親就會殺一只雞或一只鴨來改善生活。過生日的我,就能特別地享用到一只大大的雞腿或者鴨腿。
10歲生日,在我生日的前一天,二姨給我家送來兩只大西瓜,我家里沒栽種西瓜,母親是特別持家的人,不常買回來吃,兩西瓜對于我說真是“尤物”。西瓜就放在屋后的水井邊天然冰鎮(zhèn),我隔那么久就要去撥弄一下,然后問母親什么時候吃瓜,母親說我生日吃,我很高興。誰知第二天突然肚子疼,母親用傳統(tǒng)方式給我拔火罐,我自然不樂意。母親便說:你拔完火罐咱就吃瓜。我要求:讓我抱著西瓜,火罐拔完立馬就切開吃。誰知母親往米筒里面紙丟多了,直接把我肚臍周圍燙了一圈大水泡,那個生日,就含著淚水吃著西瓜過的。最可氣的是,母親看見我那樣還一個勁偷偷地笑。
12歲生日,母親對我的獎賞就是一袋果凍。是那年生日我恰好中暑,吃什么吐什么。母親一改以往的“小氣”,甚至不用我抱著她的大腿哭鬧,心疼地拉著我到商店的柜子前,說:“今天,你想吃什么我就給你買什么?!蔽疫x來選去,就選了一袋垂涎已久的果凍,已經不記得是什么牌子了,花花綠綠的十來個。當然,打開了一個吃下去也吐出來了。按照醫(yī)生的建議,母親給我一碗清水面,鹽都沒放,我只扒拉了兩口哄住自個的肚皮。
說實話,超級懷念沒有生日蛋糕的那些生日,滿滿的都是母親的辛勞和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