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Toastmasters CC1演講稿」
這世上滿是讀書比我多比我好的人,但比我呆的不多。
生于蠻荒之地,文盲之家,書呆習氣如何得來,實不可知。母親經常講,幼時家貧,沒錢買小人書,路邊看見廢報紙的一角,也撿來看兩眼。老家土屋的墻壁上,我畫了一道蜿蜒曲折的爬山路,從小學初中一直到碩士博士博士后。你一個從沒離家二十里的農家孩子,還知道博士后!當然,這博士后的宏偉計劃,還沒到一半就走岔了,我跑去上了中專。
書跟呆又怎么聯系上呢?很多年后,和初中老師吃飯,他說,以前對你的印象吧,就是這孩子怎么成天傻坐著發呆。其實我記得清楚,那時候就像靈魂出竅,都不知道神游到哪里去了。
據說我小時候也挺機靈,嘴也甜。也不知咋地,就變成這副呆樣。跟誰說話都臉紅,一遇人多就溜邊,連找人問個路都不敢,說什么都嚅囁半天。
要換幾年前,我得說自己也是個電腦呆。從16歲那個暑假第一次聽說電腦開始,呆了快二十年。電腦和書一脈相承,它們雖不會對你百依百順,但卻從不會忤逆。全憑乎自己的想象力,就能從中獲得無窮的樂趣。而跟人打交道就不一樣,鬼知道對方心里在想啥。就連我家的貓,你逗它時對你不理不睬,等你寫東西時,上竄下跳,各種搔撓。
因為呆,信了共產主義二十多年。因為呆,談了轟轟烈烈卻稀里糊涂的戀愛。因為呆,看不清這天下熙熙,天下攘攘,所為何往。
這呆性,像個蛋殼把我緊緊包裹。年歲越長,就憋得越難受,卻怎么使勁也掙不破。但后來,內外夾擊,竟把這殼給破開了小口。內因,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都到了無可留戀的境地,突然一天就通了。外因,就是一次結伴自助游。全封閉的環境,讓幾個陌生人扎一塊兒,結下深厚的友誼。旅行對很多人來說是樂趣,于我,那就是再造之功。
這一下子就發現,哦,原來不是所有人都要奔著同一條路去。原來那些傳奇的人和事兒,就在我們身邊不遠。這本是二十來歲年輕人就該發現的東西。不過朝聞道,夕死可矣,雖以三十歲高齡聞道,也不算太晚。
于是,臆想中仗劍四顧的游俠,變成真實世界里的行者。不再有落差,因為激昂的你,沮喪的你,都是同一個你。不再每日擔憂未來,因為不能掌握的,恰恰是生命最奇妙的部分。
一入江湖,信馬由韁。往山上跑,原來山川只有親臨才知其壯美,一花一葉,都飽含滿世界的喜悅。往成都跑,帶回一個跨界的交流活動,原來人之間的差異,如此巨大又細微。往公益圈里里跑,發現這群人,由各自的價值觀驅動著,拿著一千多的工資卻燦若桃花。往創業圈里跑,眼見著人們把奇思妙想變成現實,造福了社會,也受益了自己。往頭馬跑,很高興地結識這么多有趣的人。盡管書呆習性難改,可能要很多次見面后,才能記下你們的名字。
江湖的路,充滿奇遇,沒有盡頭。但很高興,已經啟程,更榮幸,在我行走的江湖里,流傳著你們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