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斯卡——費馬系統
未完成賭局的賭金分配問題
A、B下賭金約定贏滿5局就得到全部賭金,此時賭局中斷,A贏4局,B贏3局,賭局終止如何分配賭金,假設A每局贏的概率為P,則假定繼續賭下去直至賭局結束A贏滿5局的概率為
B贏滿5局的概率為
*P])
則賭金應該按照期望來分配,也就是A獲得賭金的PA x 100%,B獲得PB x 100%。
數學期望是一個平均值,就是對將來不確定的錢今天應該怎么算,這就要用A贏輸的概率P乘上A可能得到的錢,再把他們加起來。
概率論和統計學中期望值定義:每次可能結果的概率乘以其結果的總和。
例1:擲一枚六面骰子,其點數的期望值是3.5,計算結果如下:
例二:美國輪盤38個數字,每一個數字被選中的概率是相等的。賭注一般押在其中某一個數字上,如果輪盤的輸出值和這個數字相等,那么下賭者可以將相當于賭注35倍的獎金(原注不包含在內),若輸出值和下壓數字不同,則賭注就輸掉了。因此,考慮到38種所有的可能結果,以1美元賭注押一個數字上獲利的期望值為:
結果約等于-0.0526美元。也就是說,平均起來每賭1美元就會輸掉5美分,即美式輪盤以1美元作賭注的期望值為負0.0526美元。
卡爾·布勞恩
卡爾?布勞恩(1884-1954年),企業家、工程師、藏書家、作家。他創建了主營設計和建造煉油設備的大型企業C.F. Braun 工程公司,該公司于20世紀80年代被美國最大的工程承包商之一KBR公司收購。
[200本好書部分內容][1]
[Carl F. Braun資料整理][2]
可惜的是由于作者的寫作年代太久遠,文中提到的如今在net上基本找不到可供下載的版本,唯獨找到一個[網址][3]有《企業內部通信》、《公平的思考和交談》、《寫信實戰》、《管理和領導》、《工程師及企業家表達指南》這五本書的英文在線閱讀版,非美利堅大學聯盟成員不能下載PDF;另外一個閱讀途徑就只能上amazon.com上代購二手書了,資源還算比較全,但是價格感人。:cry:
工程學后備系統(electrical backup system)
備用應急電源(Emergency power system)。類比到生活中,重要的計劃需要有后備方案,在原始方案失效的情況下,能及時采取備用方案應對眼前的緊急情況。(參照Elon Musk的人類火星拷貝計劃理解)
斷裂點理論
零售引力規律:美國學者威廉·J·雷利(W.J.Reilly)利用三年時間調查了美國150個城市,在1931年根據牛頓力學的萬有引力的理論,提出了“零售引力規律”,總結出城市人口與零售引力的相互關系,被稱為雷利法則或雷利零售引力法則。他認為一個城市對周圍地區的吸引力,與它的規模成正比,與它們之間的距離成反比,泳衣解釋根據城市規模建立的商品零售區。
雷利零售引力法則以牛頓萬有引力為核心,城市人口取代物體質量,城市之間的距離取代物體之間的距離,兩個城市從其間某一點吸引顧客得能力與兩城市的人口成正比,與個城市至該點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用公式表示為:
Ba為城市A對A、B城市中間某地C處顧客的吸引力;
Bb城市B對C處顧客的吸引力;
Pa為城市A的人口;
Pb為城市B的人口;
Da為城市A與C處的距離;
Db為城市B與C處的距離。
城市斷裂點理論:
相鄰兩城市間吸引零售顧客的分流點。康弗斯(P.D.Converse)1949年把賴利(W.J.Reilly)的零售引力法則進行簡單推導后提出了求取斷裂點的公式:
d為兩城市間的距離
P1、P2分別為兩相鄰城市中較大的和較小的城市的人口數
B為斷裂點到較小城市的距離
此式常被作為一種理論方法用來推算城市的吸引范圍。實質上是重力模型的變形。
引申理解為:影響因素的變化曲線中產生斷崖變化的極值點,或引起質變因素的極值點
臨界質量(臨界點理論)
【物理學】臨界質量(Critical mass):是指維持核子連鎖反應所需的裂變材料質量。達到就能引起爆炸,反之不然。
臨界點理論:引起質變變化的極值點
規模優勢(規模經濟)
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是指通過擴大生產規模而引起經濟效益增加的現象。規模經濟反映的是生產要素的集中程度同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
規模經濟的優越性在于:隨著產量的增加,長期平均總成本下降的特性。但這并不僅僅意味著生產規模越大越好,因為規模經濟追求的是能獲取最佳經濟效益的生產規模。一旦企業生產規模擴大到超過一定的規模,邊際效益卻會逐漸下降,甚至跌破趨向零,乃至變成負值,引發規模不經濟現象。
現代達爾文主義
達爾文主義:生物進化的主要動因是自然選擇。
自然選擇的主要內容包括變異和遺傳、生存競爭和選擇等。變異是選擇的原材料,在生存競爭中,有利的變異將較多地保存下來,有害的變異則被淘汰。有利變異在種內經過長期積累,導致性狀分歧,最后形成新種。生物就是這樣通過自然選擇緩慢進化的。
新達爾文主義:進化是種質的有利變異經自然選擇的結果。
生物體由種質和體質所組成。種質即遺傳物質,專司生殖和遺傳;體質執行營養和生長等機能。種質是穩定的、連續的,不受體質的影響,它包含在性細胞核主要是染色體里。獲得性狀是體質的變化,因而不能遺傳。
現代達爾文主義:
- 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進化機制的研究屬于群體遺傳學的范圍
- 突變、選擇、隔離是物種形成及生物進化中的3個基本環節
條件反射
操作性條件反射:可以通過自己的行為和刺激物進行反應(自愿)
經典條件反射:被動接受刺激(非自愿)
第一銷售價格(the first-sale price)
并未找到對應的專有解釋,從芒格的語句中推測應該是面向顧客的產品售價由生產方決定,不受生命周期中任一承包商左右。
代理成本
定義:委托人為防止代理人損害自己的利益,需要通過嚴密的契約關系和對代理人的嚴格監督來限制代理人的行為,而這需要付出代價。
組成部分
- 委托人的監督成本
- 代理人的擔保成本
- 剩余損失,機會成本
產生的原因:
- 身份不對等(代理人 ≠ 股東)
- 收益不對等(付出 ≠ 收益,在職消費 = 股東承擔)
- 信息不對等(前線 ≠ 幕后)
邊際效應
商品或服務新增或減少一個單位對應產生的收益增加或減少。
邊際效應遞減定律:商品或服務的供給增加,邊際效應會逐步減少。
邊際效應舉例
格柵理論
《查理·芒格的智慧:投資的格柵理論》,作者: [美國] Robert G·Hagstrom
指數化投資
金融市場小白,研究了半天光看學術定義就蒙圈了,不做字面解釋,遺留兩個需要后期補足的名詞:
- 指數基金
- ETF
凱恩斯乘數效應
乘數效應(Multiplier Effect)是一種宏觀的經濟效應,也是一種宏觀經濟控制手段,是指經濟活動中某一變量的增減所引起的經濟總量變化的連鎖反應程度。
經濟機器是怎樣運行的
類比理解:一個人的支出是另一個人的收入,而另一個人的收入增加將會促進他的支出增加,他支出的增加將導致其他人的收入增加,以此循環。
龐氏騙局
用后來的“投資者”的錢回繳給前面的“投資者”當作回報。(金字塔騙局、傳銷)
斯特藩-玻爾茲曼定律
玻爾茲曼并非定律的第一發現者,而是斯特潘,但由于波爾茲用更為簡單易懂的推導方式驗證了這個定律,所以才被命名為玻爾茲曼定律。
奧卡姆剃刀定律: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即簡單有效原理。
看不見的手,看不見的腳
看不見的手:亞當·斯密描述市場中每個個體為謀求利益最大化和社會分工而形成的交易市場自發調節供需平衡的機制。
看不見的腳:破壞市場自發調節機制的行為。(尋租行為)
尋租行為:不創造價值,為壟斷社會資源、或維持壟斷地位,從而得到壟斷利潤(亦即經濟租)所從事的一種非生產性的尋利活動。壟斷的途徑往往涉及政府政策,少數人憑借政府有意識或無意識保護而達到轉移財富的目的,引申為“通過引入政府干預或者終止它的干預而獲利”。
《釣愚》 作者:[美國] 喬治·阿克洛夫 / [美國] 羅伯特·席勒
公地悲劇:是一種涉及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對資源分配有所沖突的社會陷阱;那由最大人數所共享的事物,卻只得到最少的照顧;公共資源對外公開使用權而沒有保護或限制權,造成使用者從利己出發對其造成過度使用而導致得到公共資源破壞的情況。
決策樹理論
決策樹(Decision Tree)是在已知各種情況發生概率的基礎上,通過構成決策樹來求取凈現值的期望值大于等于零的概率,評價項目風險,判斷其可行性的決策分析方法,是直觀運用概率分析的一種圖解法。用作預估分析和風險測評。
復式記賬
A:
名稱 | 借 | 貸 |
---|---|---|
資產 | ¥300 | |
負債 | ¥300 | |
所有者權益 |
B:
名稱 | 借 | 貸 |
---|---|---|
資產 | ¥300 | |
負債 | ||
所有者權益 | ¥300 |
資產 = 負債 + 所有者權益
復式記賬工具GNUCASH
5W2H法
- WHY——為什么?為什么要這么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么?
- 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
- WHO——誰?由誰來承擔?誰來完成?誰負責?
- WHEN——何時?什么時間完成?什么時機最便宜?
- WHERE——何處?在哪里做?從哪里入手?
- HOW——怎么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實施?方法怎樣?
- HOW MUCH——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數量如何?質量水平如何?費用產出如何?
涉及人物
- 杰克·韋爾奇:《杰克·韋爾奇自傳》、《贏》
- 邁克爾·艾斯納:《高感性事業》
- 弗蘭克·威爾斯:找不到有用資料
- 本杰明·格拉漢姆:《聰明的投資者》、《證券分析》
- 菲利普·A·費舍:《怎樣選擇成長股》
- 彼得·林奇:《學以致富》
- 小弗雷德·施韋德:《客戶的游艇在哪里》
- 沃倫·巴菲特:《巴菲特致股東的信》
- 伯尼·康非德:找不到任何資料
- 塞繆爾·約翰遜:《約翰遜傳》
- 格力高利·曼昆:《經濟學原理:宏觀經濟學》《經濟學原理:微觀經濟學》
- 約翰·班揚:《天路歷程》
- 恩尼斯特·巴菲特:《致費雷德的信》建立隨時可取的備用金
- B.F.斯金納:斯金納箱,條件刺激反應(主動),對應伊萬·巴甫洛夫的傳統刺激反應(被動)
- 德雷克·伯克:哈佛大學20年前校長《回歸大學之道 : 對美國大學本科教育的反思與展望 》《幸福的政策:寫給政府官員的幸福課》《走出象牙塔:現代大學社會責任》
- 亨利·辛格爾頓:《商界局外人:巴菲特尤為看重的八項企業家特質》
- CEO兼投資者
- 去中心化(高層和基層間沒有中間層)
- 只投資自己專注并擅長的領域
- 不派息
- 業務分拆,股票不分拆
- 保持絕對控股
- 注重保險浮游金(flo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