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是從翻開這本書無意間看到插畫時,決定開始這一次的閱讀之旅。當然,這種想法并沒有讓我失望。作者在書中的序里寫:“我的職業是自由插畫師,而我想做的是通過畫筆讓更多的咖啡小白以一種輕松的方式喜歡上咖啡。”看到這里,我慧心的笑了,作者又成功的吸引了一個像我這樣的小白。
? ? ?
? ? ? 書中作者總會想方設法讓你覺得,了解新的知識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
? ? ? 先看看咖啡本身。作者就調皮的把阿拉比卡豆的生長周期,比作上了個本碩連讀。相比之下,卡內弗拉豆的生長周期,也就成了大專中途便退學。作者又從身形、長相、脂肪含量、含糖量、口感香氣這些方面,把阿拉比卡,比作“高富帥”,而卡內弗拉便是“矮矬窮”。這足以說明,在咖啡豆們中間,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呀!還有一個令我印象較為深刻的便是薩爾瓦多,出身貧寒,自小經歷戰亂,被迫離開家園,但是并沒有擊碎一顆咖啡豆多次重返家園重振咖啡產業的心。這句話是不是讓人感覺勵志呢?
? ? ? 為了說明咖啡在美國人民心目中的重要性,作者引用了一個小故事,據說第一次載人類登上月球的阿波羅十三號宇宙飛船,在歸航途中發生致命故障,當時地面人員安慰三位航天員的一句話就是:加油!香噴噴的熱咖啡等著你們回來。若設身處地的想象一下當時的場景,會不會有一絲絲的感動呢。在美國,也許還有很多紀念咖啡的小故事,以及一些由咖啡引出來的小樂趣,就比如咖啡時間后,桌子上留下的一圈圈杯子的印記。作者還毫不留情的戳破了自己眼中的星巴克精神,或許這并不是最好喝的咖啡,但一定看上去是最好喝的。也許是嘗到了星巴克季節性濃縮特飲,比如南瓜拿鐵、豆奶拿鐵等……在作者眼里,因為生活節奏等原因,美國人喝咖啡沒有歐洲人講究,所以作者感覺他們有點兒像在喝啤酒的糙老爺們兒。
? ? ? 作者說意大利人民也有著自己獨特的堅持,在他們眼中,用紙杯或塑料杯之類便是對咖啡神靈的一種褻瀆。
? ? ? 作者筆下,法國花神咖啡館里有畢加索的張望,有薩特、波伏娃的愛戀與爭吵,有伏爾泰和他第39杯的咖啡,也有徐志摩的靈感聚集。雙叟咖啡館里有“海明威之椅”以及提到了與之相關的雙叟文學獎。
? ? ? 作者還引用了一句巴爾扎克的名言,“比千次香吻更甜美,比陳年佳釀更醉人,只要有咖啡作伴,就算一輩子不結婚我也心甘”。這足以說明咖啡在巴爾扎克心中的地位。
? ? ? 書中寫在土耳其有著咖啡最原始的味道,這里保留了阿拉伯最原始的煮法。介紹了土耳其人民和咖啡相關的特有民俗,并特地囑咐,當我們去土耳其時,未婚男士可要小心了,別一不小心喝光了姑娘家的咖啡,回頭娶個土耳其媳婦回家呦。
? ? 有空的話,試著去了解下這本有趣又有內容更有插畫的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