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初臨人世的時候,只是一個頭腦空空的嬰兒,只懂得餓了要吃、困了要睡。
他們不懂得男女之間的色欲,不懂得功成名就、家財萬貫的榮耀:
他們什么都不知道,以顆純真的初心,新奇地觀望這個世界,享受這個世界帶給他們的每一絲歡樂。
隨著漸漸長大,人們原本純潔的心沾染上了世俗的塵埃。
在人的啟蒙時期,通過耳濡目染會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
長大之后會學到更多的理性知識,而這些后天得來的感性的聞見和理性的道理且進人主人的心靈, 童心也就失落了。
久而久之,聽到、看到的道理、聞見日益增多,所能感知、覺察的范圍也日益擴大,從而明白美名是好的,就千方百計地去發揚光大;知道惡名是丑的,便挖空心思來遮蓋掩飾。
這樣來, 童心也就不復存在了。
一旦失去童心。
說出的話,就言不由衷;
參與政事, 就沒有真誠的觀點;
寫的文章,也就無法明白暢達。
一個人如果不是胸懷美質而溢于言表、具有真才實學而自然流露,那么從他口中就無法聽到具有道德修養的真話,因為童心已失,后天得到的聞見道理已人主心靈。
當你用虛假去面對世界時,世界回應你的也只能是虛假。
因為人一旦以虛假為本,一舉一動也就無不虛假了,由此去對假人說假話,正是投其所好;
跟假人講假事,肯定信以為真;給假人談假文章,必然贊賞有加。
這可真是無處不假,便無所不喜!滿天下全是虛假,俗人哪里還分辨得出真偽。
在這樣一個虛假的世界里,看不到真相的人們難免做出錯誤的決定,走上錯誤的道路,做出錯誤的事情,而這一連串錯誤所累積而成的人生必將痛苦不堪。
如果想要擺脫這虛假、痛苦的生活,必須尋回童心。
從此時此刻起,開始重返童心,真實地面對自己,面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