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朝前期社會制度解體以前,官與師不分。換句話說,某一個政府部門的官吏,也就是與這個部門有關的一門學術傳授者。
當時,這些官吏和封建諸侯一樣,都是世襲的。所以當時社會只有“官學”,沒有“私學”。就是說,任何一門學術都沒有私人身份講授,只有官吏以某一政府部門成員的身份才能講授這門學術。
周朝后期,王室失去了權力,政府官吏也失去了職位,流落各地,這個時候,他們轉而以私人身份教授他們的專門知識。于是,他們就不再是“官”,而是私學的“師”。各個學派正是由這種官、師分離中產生出來的。
劉歆對各家做了以下分析:
儒家者流,蓋出于司徒之官。游文于六經之中,留意于仁義之際…
道家者流,蓋出于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
陰陽家者流,蓋出于羲和之官。敬順吳天,歷象日月星辰…
法家者流,蓋出于理官。信賞必罰,以輔禮制…
名家者流,蓋出于禮官。古者名位不同,禮亦異數。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墨家者流,蓋出于清廟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貴儉;養三老五更,是以兼愛…
縱橫家者流,蓋出于行人之官。當權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辭…
雜家者流,蓋出于議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國體之有此,見王治之無不貫…
農家者流,蓋出于農稷之官。播萬谷,勸耕桑,以足衣食…
小說家者流,蓋出于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
以上為劉歆總結的十大家,有一些如小說家并不被后世學者納入主流學派。
按司馬談所說的“六家”思想,是從六種不同的人中產生的。套用劉歆的總結,可以說:儒家者蓋出于文士。墨家者蓋出于武士。道家者蓋出于隱者。名家者蓋出于辯者。陰陽家蓋出于方士。法家者流蓋出于法術之士。
看完了紅樓夢,感嘆這真是一部曠世奇悲的小說,大觀園人物的結局悲涼到心中一陣陣抽痛,陷入一種難以言狀的悲傷中…
什么是萬念俱灰、什么是撒手人寰、什么是機關算盡、什么是物是人非…就連替故事中的主人公稍作回憶都會悲從中來…
寶玉從牢獄中失魂落魄地走出來,路經河邊巧遇家道中落被賣到青樓船塢上賣唱的湘云,兩人一個裹著俗世厚重的脂粉,一個狼狽地踏入齊腰的河中,念想當初二人在大觀園中結詩社,與眾姐妹花下作詩…而今,二人皆為人下之囚。湘云的船劃走飄蕩至遠方,寶玉耳邊只留下湘云凄絕的哭喊聲:贖我出去、贖我出去…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今天參加了第一次Henry的英語打卡練習,形式比自己一個人念英文好太多了,雖然聽力能力相當薄弱,慢慢來吧,有興趣就好。
goodn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