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一沙鷗》

出版于1970年

“ Heaven is not a place or a time, because place and time are so very meaningless. Heaven is being perfect. ”

天堂不是一個地方,也不是一個時候 : 空間和時間都是毫無意義的。天堂是已臻化境。

“ Perfection does not have limits. Perfect speed, is being there.”

化境是無所限。極致的速度,是心念身至。

“ you have to practice and see the real gull, the good in every one of them, and to help them see it in themselves.”

你只有不斷修行,才能看見每個人心中的至真至善,也才能幫他們發現心中真我。




你讀過莊子的《逍遙游》吧?“… …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 … … 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 … 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 … 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 絕云氣, 負青天 … …” 。它講的是一只巨大的鳥無限飛翔的故事,代表中國道家超脫逍遙、遁世絕俗。

這《逍遙游》里的大鵬,換成一個美國飛行員怎么樣?

你也知道莊周夢蝶吧?“… …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 ... 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 … ”

這美國飛行員,用他親身體驗的 “飛翔”,寫一個莊生夢蝶也似的故事,里頭的主角,再換成一只真正理解飛與自由的海鷗,又會怎樣?

他寫這故事時才三十四歲,有著年輕人特有的鋒芒、好奇心、剛勇、執著。有著美國人常有的魯直、熱切、單純。還是個飛行員,有著冒險的精神、 勇猛的體魄、風神一樣的不羈,兼有比常人較高水平之腎上腺激素。

尤其是很少有人有這種 “真正會飛” 的切身感受,并把它融進一個哲學闡述里。

這樣的一個人,這樣的幾個角度,奇異地混搭出一本關于飛翔、真正的自由、超越肉身、時間、空間、物我、生死的小書,里頭既有東方 “無為而無不為” 的出世超然,又有西方 “有為而有不為” 的入世關切。你說會怎樣?

讀這本小書時,我正靜靜坐在房間里一把椅子上,忽覺得紙張上噴射出光芒萬丈,把頭發全都向后吹了起來。

我仿佛脫離了塵世的羈絆,飛至一個俯瞰的視角,天空上原本高高的云在身下快速掠過,只聽得耳畔呼嘯的風聲。這時瞥見不遠處出現一只海鷗,他的翅膀長長的,雪白,透明,微微發著星一樣的光。我跟著它,于天地之間御風而行,覺得從未有過的高遠、自在、年輕、物我兩忘。

是耶非耶,化為蝴蝶 —— 這一回,南華真人的蝴蝶和大鵬鳥,化作了美國的天地一沙鷗。




讀到不少人評價說:“ 實在看不出這樣一本書怎么個好法兒。”

我大致掠了兩個中譯本,猜到了一部分原因:也許是翻譯丟掉了文字的一些原汁原味吧?

這本書,還有譯成《海鷗喬納森》的。為什么我更喜歡另一個名字《天地一沙鷗》?

先來看看出處,杜甫的詩:“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如果古詩被 “翻譯”成白話文,可能就變成了:

“ 河岸上鋪滿了細細的草,風輕輕地吹拂。我的船,桅桿高高的,在黑暗的夜里,孤獨地漂浮在水上。夜空里,幾顆大星低垂,照耀寬闊平坦的原野。月亮升上來了,大河寬闊,波浪沖刷向前 … … 我只覺得自己飄蕩在天地間,像一只海鷗。”

這樣的一段,讓讀者幾乎疑心自己是在讀海明威,或是國家地理雜志記者在非洲的一次冒險。腦子里想象的,不是葛袍長髯的清癯中國詩人,倒是一條盎格魯薩克森壯漢,黃頭發、大鼻子、灰藍眼珠,開著一條馬達突突響神氣的漁艇,足蹬厚底露營靴,米色粗卡其布的褲子,高高挽起袖子,露著毛茸茸的手臂,肩上扛只大炮筒照相機,身后還背著一把嶄亮的獵槍呢。

其實,這只海鷗,是不是原本更好似出自八大山人的潑墨揮毫,而不是閃爍熒屏里的國家地理頻道?

就像《紅樓夢》譯成英文,就丟了八九成一樣—— 英文書,翻過來中文,可能也會丟失八九成,尤其是以文字表達見長的,比如詩歌散文。

若是小說,我們起碼還剩個故事梗概,皮肉無存,只露森森白骨。這首杜甫的詩,翻譯過去,就連骨頭都沒剩下。

作者是個有哲思的飛行員,卻不是莎士比亞。這薄薄的一本兒小書,它的文字,介于一首詩,一個散文,一則寓言之間,勝在大道至簡,大音希聲,不隱晦繁雜,卻相對清朗簡約。像海灘上清涼的細沙,越使勁去握,越飛速從指縫流走。

又好似一個在天上飛著的人的視野,字里行間,總有一種高高俯視的幻覺。大海、波光,目之所及,無垠平坦的海岸線。天地之間,一只透明的,發著微微星光的銀色海鳥。

它也有一種平和的靜寂,像拂曉無人時分,你吹著口哨、赤著腳在海邊散步。白浪卷上沙灘,拍打著沉默的黑色大礁石。

還似雪地里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凈,你手插在口袋里獨自走過,只聽見腳底雪踩上去發出咯吱咯吱清脆的響聲,嘴里冒著靜靜的哈氣。

這些細節、小字眼兒里的詩意,翻臉成另一種文字,就像幾滴水,滴在一口燒熱的炒鍋中央,連 “哧” 的一聲兒都沒有,就消失了。

讀原來英文的時候,本來隱約聽到電影《走出非洲》的弦樂,或是長笛的獨奏。不知怎么,翻譯了以后,紙上那些嘈嘈切切的字,變成了繁復錯雜彈的音符。一聲清越的長笛,變作了婚喪嫁娶的嗩吶,吹吹打打,或是爵士樂的搖搖擺擺,令人昏頭漲腦起來。清晨無人的海灘,也變成了菜市場或小酒館兒 ... …

題目譯作《海鷗喬納森》,意境上,也是丟了一層。

英文里,給這只海鷗用Jonathan Livingston 這個名字,是有用意的。Jonathan,是 “上天之子,上帝的禮物” 的意思。

Livingston雖是個普通姓氏,但它字面上還有living,“活著”,這層意思。

“活著”,“上天之子”,是故事里最重要的隱喻之一,寫成 “喬納森” 三個字之后,讀者就不知情漏掉了這一層。把薛寶釵林黛玉拼寫成洋字母“ Baochai Xue, Daiyu Lin” ,外國人也歪著腦袋端詳半天:這名字,打哪兒看得出這些中國有錢小姐之哀怨美麗,還有等待她們的凄婉命運?

中文譯本里,還把earth譯成地球,star譯成星球,給人感覺是在生嚼一份美國國家航空航天總署報告。倘能譯作 “塵世,人間,星星”,我們讀起來,齒頰之間、會不會才可能多一絲哲學的滋味兒?

這是從文字的角度說它一說。

那內容又如何?

二十世紀最有名的西方哲學家之一、馬丁.海德格爾,寫了厚厚一部存在主義大作《存在與時間》( Martin Heidegger, ?Being and Time?), 那里頭有很多抽象的討論:什么是存在,什么是時間的意義,知覺,眾人平均的日常狀態… …

海德格爾說,You are your possibilities。你能做到什么,你就是什么。別人怎么看我,并不能定義我自身的意義。是我們自身能實現的可能,決定了我們自己是誰。

他還說,人存在的意義,在于 “I care”。我在乎,我付出,我才得以展開人生的意義。每一個人,并不是一座孤島,不能脫離他所在的人群來單獨定義。如果這個世界,由于我們曾來過,因為我們曾做過的一點點事情,而變得有一點點不同,那就是我們存在的意義。

莊子《逍遙游》里又寫道:“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令人高挑眉毛的是,這么多復雜拗口的思辨,在幾只海鷗的簡潔對白里,都能聽到。《天地一沙鷗》用九十七頁紙,用一個淡淡的動物故事、平實的話,講得讓一個普通的十歲小孩子也能明暸這些奧晦的、但是挺重要的人生哲學,這大概就是它的好吧?

年少時,第一次遇見天地一沙鷗這名字,是在三毛撒哈拉的故事里。多年以后,在美國一間二手書店的昏暗小角落里,我嘩啦碰翻了舊舊的它。

我也還記得,十一二歲寂寥少女時,讀到莊子的鯤鵬展翅扶搖而上者九萬里,那一個普通的下午,突然胸膛咔咔裂開,有什么東西生長了出來。

年少時我們都曾以為自己會一直高高在天上飛,卻終究身為形役,被栓在了地上。

鏡頭拉回到眼前這個沉悶午后,十歲的女兒坐在廚房桌前,翻開《天地一沙鷗》,扉頁上寫著:“ To the real Jonathan Seagull, who lives within us all”, 窗外暴雨如注,日光燈蒼白單調忽明忽暗,她眼珠兒黑亮亮,小小面孔如玫瑰般鮮艷, 稚聲念出一段:

“ you’ve got to understand that a seagull is an unlimited idea of freedom, and your whole body, from wingtip to wingtip, is nothing more than your thought itself. Break the chains of your thought, and you break the chains of your body, too.”

你得明白,海鷗代表自由無限。你的整個身體,從這邊翅膀這一頭兒,到那邊翅膀那一頭兒,只不過是你的一己執念。去除思想的桎梏,你的身體也就自由了。

倏忽一陣悶雷滾滾,扎著花圍裙正洗臟盤子入神的我,聽到心底一雙有力翅膀拍打的巨大聲響。




作者Richard Bach 理查德.巴赫,攝于1999年,63歲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not afraid? ”(如果你沒有害怕,將會怎...
    山如蘭閱讀 1,379評論 1 11
  • 懷大寶的時候,生冷不忌,仗著年輕,該干嘛干嘛,每天跑得腳不點地,抽空晚上還去樓下走上一圈,身體好得不行,整個孕期沒...
    木耳小蘑菇閱讀 238評論 0 0
  • 很多時候,我們的防御,我們的攻擊都是源自于不理解,和誤會。 只要我們是人,那么我們就會犯錯誤。就像我們自己會時常出...
    張俊豪閱讀 312評論 0 2
  • 文|雨榭風亭(文中有劇透,沒看者慎入!) 最近一直在各種各樣的平臺上看到大魚海棠的電影評論,雖然因為不喜別人劇透的...
    雨榭風亭閱讀 1,990評論 48 50
  • 隨著各公司的產品同質化越來越嚴重,單純的靠產品取勝已經越來越難。服務的優劣成為影響企業成功的重要因素。微信公眾號憑...
    文二水閱讀 947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