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一類的崗位,事情繁瑣,責任大,晉升機會小,很多老員工仗著資格已老,想著自己一輩子也估計就止步如此,敢跟領導干仗,嚷嚷著做不了。領導呢,則寧愿息事寧人,不要讓這種人鬧騰自己的安樂日子。于是單位事情多的時候,有一種依賴叫做新進年輕人,年輕人嘛,最好是單身無孩,一張白紙還明晃晃的,似乎還能畫很多的美好圖景,其實指不定等著張三李四都往上涂鴉呢。很幸運的是我還年輕,一進單位,就被歸為了這類生物。大事兒小事兒,里事兒外事兒,都被吩咐著做,我不敢不做,因為我剛剛來,腳跟未穩,說心里話,臉皮薄,我怕被批;再怎怎么著,也還正是有上進心的時候,希望打拼出自己的事業,展現自己的才華,體現自己的價值。但是,工作實在是太多了,多到我幾近抑郁。不要說工作那么多,你還有時間抑郁,還真沒有時間抑郁。但是,當所有的事情都堆在一人身上,當件件事兒都得十萬分細致小心,容不得半點錯的時候,壓力真的很大。畢竟做多錯多,這些事兒做了,是我們應該的,有錯誤,千錯萬錯,都還是會把錯誤歸結到一線員工,而且工作上的事情,流水作業,環環相扣,節節審批,本身就不是能徹底分清對錯的,所有的錯誤都是可推卸的,找尋錯誤原因的路徑基本可以歸結為:原因不是主觀的,而是客觀的。推到年輕人沒有經驗可能是最客觀的套路了。
前幾天一位入職多年的大姐找我談,她說,領導為了不得罪(或者請不動)另外兩位下屬做事,基本所有事情都推給她。而且這些事情,基本都超出她的專業和工作范圍,她做得吃力不說,還步步驚心、誠惶誠恐,因為出了錯,領導會怪罪她,領導的另外兩位下屬,也會怪罪于她,她覺得自己快要崩潰了。我說,大姐你工作時間比我長,應該好好找領導談一談。大姐說,沒有用的,他一句年輕人身強力壯,就應該多做多鍛煉自己,再安慰我幾句說我最近真是辛苦了,基本就讓我閉嘴了。
我驚訝,什么時候,在一個工作單位里,“年輕人”成了一個工作崗位?這個工作崗位有著不可預測的各種工作任務,休息時間不固定,做著好像比天大的事,也擔著莫大的責任。我只能安慰這位大姐,“至少你忙的還是工作上的事兒,總沒幫老大接個孩子補個課什么的,占盡你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除此之外,我又能給她多少正能量呢。是,我們還年輕,我們有精力,有時間,好像除了工作,其他的事情都是廢話。但是,你不知道我們也需要休息,需要鍛煉,才不至于讓沒休止的工作給我們帶來亞健康;我們需要很多時間停下來沉淀、學習和反思,才能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我們也需要去旅行,為生活找到靈感;我們也需要照顧家庭,有自己的生活和空間。我真的不希望看到,年輕人為了完成不可能的任務,馬不停蹄浮浮躁躁,熬到了頭,帶著一身勞累頸椎腰脊安樂的縮在四尺辦公桌前炒股、下棋。換下一代年輕人浮浮躁躁的去奉獻著不是奉獻的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