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些朋友會問:“為什么不去考公務員/當老師”
也有同事會問:“你看起來溫溫柔柔的,感覺很需要人保護的樣子,為什么不呆在父母身邊隨便找份工作?”
一年之中,總會回答好幾次這樣的問題,對,其實有時候也想問問為什么?
體制內和體制外的差異,待遇、時間、付出······
就是總結的那一句:“女孩子還是要找個安穩一點的工作,為以后打算”
外表和個性不成正比,想法和態度因時和地在變·····
就是兩個領導曾說的
一年前:“你心不定,想留也留不住”
一年后:“你一點都不柔弱,你有你自己的想法”
為什么不像外表那樣溫柔求穩?
經歷不同、成長不同,溫柔的人也會有要強的的心
人并不隨性,只是還在亂撞
公務員?嘗試過,失敗了,也思考過體制內自己會是什么樣?
發現這條路不適合現在自己的狀態
某一天,發現時間已經無法負荷未來的生活
它會是新的人生方向
教師?一直不自信的逃避著
一個好靜、淡定又不愛管閑事的人,忽然要像個管理者
真的能把控一個集體混亂的局面嗎?
從寫過很多的企業家文章里去看
時代變遷,80年代,很多人從體制內主動走出來
選擇下海經商,一路披荊斬棘有了自己的商業帝國
90年代,越來越多的人卻想走進體制內
理由是:輕松、穩定、地位高、家里人逼著考······
十幾二十幾年間,體制里,有人出有人進
恍惚發現,這一代
愿意吃苦的人不多,
有拼勁的年輕人越來越少
更可笑的是
上一輩的拼搏成了下一輩大手大腳的資本
這,又是一種什么樣病態社會現象?
為什么不去考?為什么不去當?
哪有什么為什么
都是人生某一個階段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