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藝術:是身體和姿態上的幽默感、陌生化,寓于日常中的乖張、錯位、脫臼,沖突感中的懷疑和批判;
印象派:漫不經心的預謀,只有在作品完成時,才能看到其模糊與朦朧中的整體表達,讀者也需要結構能力;
表現主義:刻意,作,所有藝術都是人工的“天然”,以細節真實,明目張膽的虛構;
即興:功力之上的綺麗絢爛,與自由感;
節奏感:藝術最重要的時間鐘擺,張弛徐疾,空白、停頓是必要組成;
含蓄控制(簡約、控制力、留白):人為設置的的稀缺與過程障礙,這是接受中的啟發性動能,克服困難后的釋放與快感,高級交流,一段隱形的路程;
方寸中的對比(極性、張力):有限空間中的刻意“構圖”,凝練與抽象表達中的空間時間節奏,抑揚沖突是藝術永恒的手腕,可以說,沒有對比就沒有藝術,這種沖突強化,也是抽象能力;
想象力、感性、形象與細節真實:沒錯,就是技術,這是藝術家砌墻的磚,基本功,工具,也是藝術之所以是藝術的屬性,是武器;
修辭:藝術家的獨門秘籍,在事實和想象中的漫游技巧,好的修辭是生氣勃勃的,修辭就是生活面的廣闊度,修辭決然非技術,而是藝術家感知與表達的能力,和廣泛的形象世界發生關聯,從而使作品世界具有活動性、聯想力量、普遍聯系、寬廣洪流一樣的完整存在;
風格感與形式感:形式風格具有獨立價值;風格感是最高的形式感,是氣質力量,高辨識度生動性和氣韻,作品一貫力量的保證,最內在的修辭控制;
原力:宇宙最粗的琴弦,可以是粗野的、質樸的、溫柔的、冷酷的,漫過頭頂與腳底,鞭打身心的力量,作品力量的本質;不善修辭的作家也可以掌握的野蠻力量;體現藝術家無畏的洞察力,以及表達上的坦誠勇氣,這是作品的力量基礎;卑微如塵土,驕傲如天庭,跨度與自由,完整與統一,沖突與協調,像自然附體,語言邊界的溢出;以有限的藝術工具在完整的世界中開疆拓土;
簡潔:沒有什么比這個更能代替對讀者的克制與尊重了,對于鋪張的削減,有力的自律,約束力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