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認為自己是個學習型媽媽,對科學育兒有興趣,也愿意研究學習,但自己也知道在帶孩子的過程中,總會有些失控瞬間,自己把什么正面管教之類的通通拋到腦后,任由情緒控制理智,做出一些自己極力避免的行為,例如耐心耗盡時開始大吼大叫,以不回應這種冷暴力行為懲罰孩子的不聽話,通常做出這兩種行為之后,我的感覺都糟透了,對孩子充滿愧疚,又對自己充滿無力感,仿佛這兩種情緒是個兇猛的獸,自己無論怎么努力困住他們,都會有失敗的時候。
今天讀了兩篇文章大J小D的《育兒方法對其他孩子有用,為什么我的孩子不管用?》和張旎的《你知道你在培養孩子的“奴性”嗎?》很有啟發。
一是,認清了一種心理,即我學習各種育兒知識管教孩子,實際上是希望孩子能表現的合自己的心意,而沒有將孩子當做獨立的個體來看待和尊重。
未完待續
(還有幾點想說的,容我想清楚,明天的反思中,我會繼續,今實在太困,腦子轉不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