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曾在環球人物采訪中談到,讀書不要抱著目的去讀,開卷有益于任何書籍都是一樣的。最近讀到《情緒掌控,決定你的人生格局》,滿滿的干貨和不斷被賦能的過程,讓我更加理解董卿談書的意義。
讀宋曉東老師的這本書之前,并沒有想要從書中獲得什么,只是想跟著老師的節奏走。讀完之后,沒錯,我從中汲取養料,并獲益匪淺。盡管有一定的心理學學習經歷,看完之后,還是被曉東老師強大的閱讀體系所震撼。文末也會結合自己的閱讀經驗與文中推薦的書籍羅列心理學書單,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本書的專業性較強,曉東老師對于心理學的知識都是信手拈來,6大思維模式,25種方法論,貫穿于平實的故事與生活案例當中,給我們很強的帶入感。
羅伯·懷特曾經說過: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不應該使一切行動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緒,而應該反過來控制情緒。無論境況多么糟糕,你應該去努力支配你的環境,把自己從黑暗中拯救出來。
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的人,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不可預料的災難。有人因為和店家發生了一點口角,就沖進廚房拿起菜刀砍人;有人因為生活不如意,就上街毆打無辜的人,發泄情緒。在當今浮躁的社會中,很多人都會深陷其中,稍有不易,就會被點燃情緒之雷,造成不可挽回的遺憾。
著名的費斯汀格法則告訴我們:生活中的10%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決定。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當你深陷情緒的深淵,讓理智隨時被情緒牽著走,那么你離后悔就不遠了。真正成熟的人,一定是有能力控制自己情緒的人。
控制情緒如此重要,那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情緒呢?
宋曉東老師在書中始終強調一個中心思想:掌握情緒的唯一方法就是提升認知。通過調整認知來改善情緒,做好情緒管理。
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在“情緒ABC理論”中認為:導致情緒后果的往往不是誘發性事件本身,而是我們對這件事情的認知。
也就是說我們所感受到的世界快樂與否,往往不在于這個世界本身是什么樣子的,而取決于我們采用什么樣的眼光(認知方式)去看待這個世界。在認知不斷升級的過程中,我么還需要采取積極的行動,相信堅持的力量,你要知道,人的可塑性是會相伴終生,所以要敢于突破,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當我們感受到憤怒情緒的時候,要學會接納它。這也是我在一次心理學沙龍時通過與他人的互動得到的體驗。提高我們自身感知情緒的能力,能夠覺察到它,更重要的是要學會體會自己及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接下來,將宋老師書中提及的對我啟發較大的幾點干貨分享給大家:
壓力管理:讓壓力變動力的管理秘訣。
我們要學會轉變自己的思想觀念,用積極的視角看待壓力。壓力,其實是有意義的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尼采說過:那些殺不死我的,必將使我更加強大。
目標管理:戰勝壓力的獨門絕技。
① 把模糊的壓力轉換成明確的目標。
② 先通過完成一些小目標來積累自信心。
③ 把那些未完成的目標放進日程表里。
④ 完成目標之后記得給自己一點獎勵。這一點已經融匯在我的生活中,非常有效實用。
⑤ 把“制定目標”變成是一種習慣。
時間管理:三條法則。
① 10分鐘法則:當一項工作任務擺在你面前,無論你內心多么想要拖延和逃避,都請告訴自己:先堅持做上一個10分鐘看看。大部分人在堅持完一個10分鐘后,就會積累一部分信心,最終愈戰愈勇,戰勝拖延。
② 離線法則:工作的時候,關閉手機上網功能。這是針對重度手機依賴癥患者而言,其實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會因為電子產品而拖延正事進度。另一方面,也涉及自控力的因素。如果沒有非常自信的自控力,那么就在工作時暫離無效網絡吧。
③ 四象限法則:重要緊急的事情(突發事件等)馬上去做、重要不緊急的事情(鍛煉身體、技能學習、經營人際關系等)制定時間表,有計劃地去做、拒絕緊急不重要的事情(朋友聊天邀請)及不緊急不重要的事情盡量不做(刷朋友圈)。
請記住:如果你整日都在做十分重要的事,那么你就會成為十分重要的人。如果你整日都在忙一些不重要的事,那么你就會成為一個不重要的人。
精力管理:三招幫你告別力不從心。
① 全情投入,及時休息。
最豐富、最快樂和最高產的生命的共通之處,就是能夠全情應對眼前的挑戰,同時能夠間斷地放松,留給精力再生的空間。
② 不要硬撐,心隨境轉。
宋老師講到要根據環境的變化適當地調整自己的工作狀態。這一點深有感觸,如果我要在公車或地鐵上學習英語課程,周圍的人就會影響自己的專注度,此時選擇讀書,既能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又可以提高效率。英語學習就會放在跑完步放松散步的時刻。讀到曉東老師的書,才發覺自己精力管理的思維模式還是挺好的。
③ 養成習慣,節省精力。
我們經常會說:優秀,是一種習慣。養成良好的習慣,不僅會讓你變得優秀,還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節省精力。董卿在被問到如何堅持讀書時說過,其實無所謂堅持,讀書對于自己來說就是一種習慣,并不會耗費精力去思考如何堅持,自然的每天1小時睡前閱讀,只是日常罷了。這就是習慣的魅力。
拿跑步來說,一年前跑5公里時,自己都是咬著牙,耗盡心力跑下來,每每到了最后,都是在靠毅力堅持,這樣反而會耗費身體更多的精力。一年后的今天,跑5公里或者10公里已經成為一種自然模式,并不需要耗費太多心力去堅持,去鼓勵自己。這樣會更好地做到放空。
做到情緒掌控,會為我們贏得更多種選擇,獲得更自由地生活空間。我所列舉的只是冰山一角,更多感受需要你通過自己的領悟和對情緒的感知駕馭能力的提升來獲得。
最后,我想告訴你,你要相信自己擁有控制情緒的能力,你要學會去擁抱每一種表露的情緒,用更加積極的思維讓自身及自己的生活和諧起來。相信相信的力量!
這里沒有偉人,只有最平凡的我,和最平凡的你!感謝你的閱讀,希望自己的小小感受可以給你帶去不一樣的思考和溫度。我是暖小炎,遇見本驚喜,有你更溫暖^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