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本書的序言開頭,稻盛和夫先生提到了思考的智慧。他的觀點很有趣,思考是人的顯意識在發揮作用。但如果你懷抱善念,針對某一難題,朝思暮想,左思右想,前思后想,苦思冥想,一天24小時思考,反復的,深入的,強烈的思考,你的愿意就會滲入潛意識,在不經意間,潛意識會突然給你靈感,讓你心中一亮,立即抓住事物的核心,問題頃刻間迎刃而解。
這真是一個有趣的開頭。事實上在六項精進這本書中,我們可以通過稻盛和夫的一次次演講,發現他真的是將自己人生的哲學貫徹其中,我看過很多書籍,但是第一次接觸一本書籍從頭到尾都伴隨著一些哲理,是從稻盛和夫口中說出的內容,感覺就是很有深度。
既然看的是六項精進,簡單的內容還是需要進行一些記錄,不枉費自己的思考。
第一點,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這個觀點我認同的是一半,因為世界上我們分很多種人,并不是所有人目標都是為了工作奮斗。稻盛和夫講述的是世界上一部分人,拼命的工作,拼命吃過。這其實是說給企業聽的。我想起很久以前一個故事。富人和窮人進行聊天。窮人躺在沙灘上吹著陽光,富人說,你這樣不行的,你要認真工作,努賺錢。賺錢以后呢?開公司?然后呢,賺錢,最后可以實現財富自由。然后呢?然后就可以什么都不用做的躺在沙灘上吹風曬太陽。窮人說,可是現在我就可以實現這個目標啊。富人啞口無言。
第二點,要謙虛,不要驕傲。
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竟然想起小學時候必備的名言警句。小的時候覺得只是應付作業,長大后才知道那些淺顯的道理其實就是我們做人應該具備的準則。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里面就強調了謙虛,虛心向別人請教。他認為成功的人,天資是上天賜予你做有利社會的事情的,不是讓你去為自己牟利的。而且,公司的經營過程中,一定要謙虛,不要盲目擴張。他提到自己的公司模式一直不被西方看好,因為在資本主義世界里,一個公司的內部資金就是應該被不斷的用來擴充生產,可是稻盛和夫卻將大部分資金保留下來做不時之需,以防發生意外,最后稻盛和夫自己經歷數次世界經濟危機,他都能安然無恙,這是他的經營之道。
第三點是每天反省。
一天結束以后的自我反省是非常重要的,在公司上班以后,也會每天要求寫日報,還要書寫一天中自己的收貨,其實這也算對于一天的工作回顧與反省。反省的內容可以自己選擇。我之前有嘗試寫晨間日記,不過后來放棄了。感覺不太適合自己,不過反思日記可行,我今天也第一次開始寫反思日記。
第四點活著,就要感謝。
這一點也很好,學會感恩他人,學會和發生的一切說謝謝。你可能覺得謝謝這個詞語說不出口,可是當你說出來,你會發現自己和對方都會開心起來。
這一點對于我自己,我需要進行改進,因為我并沒有做到每天對身邊的人說謝謝,也沒有很好的進行感恩祝福。
第五點,積善行,思利他。
有一句話說的話,日行一善。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積善之家有余慶”。意思是多行善,多做好事就會有好報。稻盛和夫的通信公司取得成功的原因就是他樹立的本心就是為了利民,他認為做企業除了自己,還要幫助公司員工,服務的客戶以及整個社會。這是一個利國利民的事情,他所倡導的員工持股,也是他的經營哲學,他不想為的是自己的一己私利。
第六點 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就是把失敗都忘掉,積極投入新的工作中。就是減少我們的負面情緒。就是已經發生的事情我們已經無力改變,所以其他的事情就努力做到最好。稻盛和夫將自己犯錯的事情稱之為因,然后會有果。企業陷入負面影響的時候,禪師告訴他這是在清洗他以前犯下的過錯,所以我們其實有時候也可以換一個角度,當你經歷困難挫折,你要慶幸發生的早,是在償還因果,現在償還了,未來你將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