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末,我國多地出現了流感,兒科就診量暴增,多家醫院創下兒科門診量記錄。
8日下午,國家衛計委就近期流感高發態勢作出回應。
專家分析認為,今冬流感高發,是由綜合因素疊加導致的。主要包括:
冬季是流感高發季節。
今冬氣候異常。
今年流行的優勢毒株已多年未成為優勢毒株,導致人群缺乏免疫屏障,易感人群增多。
預計流感活動高峰還將持續一段時間,流感活動水平將逐漸下降。
從目前來看,病毒還沒有發生變異,也沒有產生新的耐藥性,所以現有的神經氨酸酶抑制劑,抗病毒藥依然是有效的。
發布會上,衛計委同時發布了《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8年版)》。
這是國家衛計委時隔7年后再次更新流感診療方案。奧司他韋等明星抗病毒藥物被列入方案,而曾被譽為“萬能藥”的板藍根并未納入。
新版《流感診療方案》對流感抗病毒藥物的使用范圍做了進一步明確,關鍵詞「奧司他韋」、「疫苗」,我們后面說。
形勢嚴峻,不僅家長們恐慌,醫生們也是焦頭爛額,甚至有醫院兒科醫生全部病倒,被迫停診。
兒科醫生與患兒比例嚴重失調,排隊候診狀況非常惱火的情況下,家長們是選擇去醫院候診1整天呢,還是在家觀察呢?
我們先了解一下流感的癥狀和病程。我國《兒童流感診斷與治療共識(2015版)》指出:
一般健康兒童感染流感病毒可能表現為輕型流感:
多突然起病
主要癥狀為發熱,體溫可達39~40℃
可有畏寒、寒戰
多伴有頭痛、全身肌肉酸痛、極度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
常有咳嗽、咽痛、流涕或鼻塞
少部分出現惡心、嘔吐、腹瀉
兒童消化道癥狀多于成人
嬰幼兒流感的臨床癥狀往往不典型。
新生兒流感少見,但如患流感易合并肺炎,常有敗血癥表現,如嗜睡、拒奶、呼吸暫停等。
在兒童,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喉炎、急性中耳炎、氣管炎、支氣管炎、毛細支氣管炎、肺炎較成人常見。
大多數無并發癥的流感患兒癥狀在3~7天后緩解,但咳嗽和體力恢復常需1~2周。
重癥患兒病情發展迅速,多在5-7天出現肺炎,體溫經常持續在39℃以上,呼吸困難,伴有頑固性低氧血癥,可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膿毒癥、感染性休克、心力衰竭、心臟停搏、腎功能衰竭,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礙。
其首要死亡原因是呼吸系統并發癥。合并細菌感染增加流感病死率。常見細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及其他鏈球菌屬細菌。
由此而見,輕型流感和重型流感并不能憑寶寶一時的病情來判斷,而是一個動態的變化評估過程,而這個動態評估需要家長與醫生的相互配合。
那么家長應該怎么做呢?有幾種需要作出判斷的情況,在看不見寶寶的情況下,宋醫生會給家長如下建議:
寶寶出現高熱(38.5℃以上)持續不退
口服退燒藥3-4小時體溫不能下降或持續上升
或精神狀態差、或伴有抽搐
或影響到進食水(尤其是水,包括母乳、配方奶、液體食物等)的攝入
或出現脫水表現(如皮膚干燥、哭時無淚、尿少等)
或呼吸心率明顯增快
或寶寶煩躁不安、嚴重影響夜間睡眠等
或者家長對寶寶的病情無法判斷等
上述情況,立即前往醫院,并不保證醫生會優先給這樣的寶寶看病,到了醫院,醫生會綜合評估寶寶的病情,決定能否優先就診。
寶寶間斷發熱
不發熱的時候精神狀態良好如常
并不明顯影響到吃喝拉撒睡和平素活動
寶寶進水基本正常、尿量正常
上述情況,可在家觀察24小時,然后就醫,此時可選擇社區醫院(人少),也可以選擇級別高一點的醫院(人多),主要目的是驗一下血常規+CRP等感染指標,綜合評估寶寶的感染情況。
很多看到病的家長們會發現,如果寶寶是發燒就診,不管各項化驗指標的情況,醫生多會開具「奧司他韋」這個藥。有顆粒劑型醫生就開具顆粒劑型,藥房告急沒有顆粒劑型就開膠囊劑型,醫生告訴家長回家把膠囊打開給寶寶吃多少量。
醫生告訴家長流感來了,這是最有效的藥物。是目前在中國能夠居家口服的抗流感藥物。在剛發布的新版《流感診療方案》中,這也是第一推薦的藥物。
在流感大環境下,可以自行購買「奧司他韋」(部分藥店需要醫生處方,家長們不妨換家藥店試試看)。建議在寶寶生病的48小時內,嚴格按照說明書使用該藥物。
有研究顯示如果確實為流感病毒感染,24小時內發燒緩解或者有緩解趨勢的患者比例占到44%,48小時內比例占到86%。
注意:如果寶寶在使用藥物治療后,24-48小時仍沒有明顯緩解,則需要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再行用藥。
針對奧司他韋出現部分搶購斷貨情況,衛計委在發布會上也作了回應:
首先,我們國家抗病毒藥物的供應保障是充足的,這一點是沒有問題的。
可能存在一些醫院在流感的高峰期,大家到醫院去會有開不到藥的情況。我們也注意到了這個情況,準備對于保障抗病毒藥物及時使用作為一項重點工作對全國提出要求,要求全國的醫療機構緊急采取臨時采購的措施,要求各地衛生計生委為醫療機構開啟臨時采購通道,保證醫療機構藥品供應,有充足的藥品,不能夠以任何的理由來影響患者對藥品的獲得。今后,我委還會加強后續措施落實情況的跟蹤。
注意通風,保證空氣流通。
居家溫度20℃左右,相對濕度60%。濕度提升不建議使用加濕器,建議最好使用拖地、洗衣服晾衣服的方式,避免加濕器所導致的一些空氣過敏源增加的問題。
盡量給寶寶少量多次喂水或者母乳等。
家長在接觸寶寶前注意洗手、更換衣物。
流感是呼吸道傳染病,也是接觸傳播的疾病,它的預防其實不太容易做到。我們給大家建議是勤洗手、戴口罩、通風換氣等,這都是非特異性的預防措施。和疫苗的預防保護作用相比,都不如疫苗的效果好。
1、疫苗
接種流感疫苗可有效預防流行性感冒。
6個月以上的所有人群均建議接種疫苗,特別是高危人群,像兒童、老人、慢性病患者、孕婦都要接種,避免這些人因為感染流感導致非常嚴重的疾病,以及并發癥的發生。
即便有雞蛋過敏的寶寶,并且是任何嚴重程度的雞蛋過敏,都不影響疫苗接種。
備孕和孕期任何階段的婦女都建議接種疫苗可以對出生后6個月內的寶寶提供保護力。
只要疫苗在當地醫療結構可以獲得就建議接種,最好在10月底之前接種。
即便感染了流感病毒,也同樣建議進行疫苗接種。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馮子健說:我國正在積極推進四價疫苗,到2018年流行季節,可能會有至少一家疫苗廠家會生產出四價疫苗,還有其他的疫苗廠家正在積極申報臨床研究審批,詳細更準確的信息,大家可以咨詢國家食藥監總局了解我國的研發審批申報和批準進程,可以做進一步了解。
2、抗流感藥物
流感大環境下,如果和患流感人群有過密集接觸,可以使用奧司他韋進行預防。
奧司他韋的預防劑量,藥物說明書中并沒有給出,但是根據美國兒科學會2017年底剛發布的預防劑量的建議,綜合治療劑量,整理如下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