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虎媽,怪獸家長,全能母親等等新興的詞匯不斷涌現,形象地描繪出現代父母在孩子教育上的焦慮。身為父母,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緩步前行的蝸牛。巴不得孩子是上了發條的兔子,急性旋轉,永不停歇??筛改该鎸Φ牟⒉皇菣C器,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會厭倦,會怠工,會反抗的孩子。而當所有的付出得不到預期的反饋時。父母的挫敗感和焦慮感會直線飆升。
而為什么現在的父母會如此的焦慮,可能因為我們正在面對一個發展迅速的社會,以往的社會經驗已經不足以支撐現在的教育,父母教育孩子都是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沒有標桿沒有指導。日新月異的思想和研究又以不同的信息渠道傳輸給我們。以往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的經驗都是來自我們的父母,但現在我們接受的信息與祖輩的觀念不斷沖撞而矛盾重重。之前篤定的父輩也開始懷疑繼承的經驗。
而不同時代操心的事情是大有不同的,在我小時候,我的父母操心我們吃飽穿暖就可以了。又因為生活在廠區家屬院,不管職位的高低還是收入的差距,孩子上的學校無非是廠子弟小學,唯一的選擇也就是在三所小學里挑一所好的。除了對自己職業的焦慮外在孩子的教育擇校方面是沒有歧視鏈的。但當我長大,從廠區的小環境走向大都市的時候。動輒天價的學區房和擇校的費用,讓地位和收入顯性化起來,就是工作在一個圈子里。早一些畢業的七零后,在房價還沒有起來的時候就占據了有利的位置,孩子的早早占據了最好的小學位置,贏在了起跑線上。而后進的在巨額的費用面前也望而卻步了。
可就算是上了最好的小學,家長也不是一勞永逸,也只是踏上了永不停歇的跑道,在我們小時候,班里也就極個別的孩子學鋼琴,小提琴。但是在現在一個半五十個孩子,四十幾個學鋼琴,還有其他的各種樂器。加注在孩子和家長孩子身上的枷鎖也越來越重。認識的一位媽媽說:在生孩子之前我特別鄙視這些等在興趣班門口的家長,可現在我卻不得不成為他們的一員?!?/p>
而朋友圈和群里的鄙視鏈也悄然形成,在以前父母或許在開家長會的時候才會體會到你跟別人家孩子的差距,但現在,每天朋友圈里曬的,群里貼的,時時刻刻提醒著你家的孩子跟別人的差距。之前我還覺的我家孩子字寫的不錯,可看到別人家孩子如字帖版的臨摹字體后,我不得不提高自己對孩子的要求。 不光這個,還有各種的要求,做海報,出書,各種手工。前所未有的對母親這個角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為母親不得不修煉的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很難想象以前的私塾先生,會要求學生的家長給孩子出考題,做手工。甚至到私塾去監督孩子上自習??涩F在學校越來越轉變自己的角色,把家長拖進教師的角色中去。更加讓人焦慮的是,以前除非老師家訪才會對這個家庭有所了解,可現在群里發的視頻照片,妥妥的出賣了家里布置,從書房中巨大的書桌和顯露出的高檔家具,老師大概就能估算出學生家家居面積,經濟實力了。無形中鄙視鏈已經形成。對于小P民來說,還沒有做什么,孩子已經拉在別家孩子后面了。
作為知識分子的精英階層,他們本身享受這知識帶來的巨大回報,對于孩子的焦慮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我曾在電梯里,聽到同事講:只要孩子上985,211,基本就能保障中產了?!逼鋵嵶鳛楦咧肿拥乃麄冃睦飳﹄A層跌落懷有深深焦慮,因為中產,一場大病,一場突變,就足以傾家蕩產。孩子如果不好好學習,那么滑向底層的幾率就大大增加。
但是更大的焦慮,不是小升初沒有考好,也不是高考的失敗,而是你安排的生活并不是他所要的,甚至他全部的努力,就是不斷擺脫你的焦慮所強加于他的枷鎖。不管是他的擺脫是失敗還是成功,那都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