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國慶,都是婚禮旺季。
每逢婚禮,都有人歡喜有人愁。
國慶前就看到了這樣的一條熱搜,肖小姐本想國慶回家好好休息,卻接到了6場婚禮的邀請,算了一筆賬,她一個月的工資都不夠這些份子錢的。
而小編的好朋友國慶結婚了,她非常開心,終于既嫁給了愛情,又可以美美的完成她的森系婚禮了。而我除了啃了滿嘴的狗糧外,還貢獻了當月1/4的工資給她。
有人從婚禮中獲得幸福生活,有人從婚禮中獲得人生感悟,一場婚禮,不僅僅是熱鬧喜慶,也充滿著五味雜陳。
@紫衣
我們倆都是離婚后再婚,我和他說,婚禮不辦了,家里人吃頓飯就好了,二婚還要張揚怪丟人的,人家會說閑話的。可是,他卻非常堅持地說,他要彌補當年我沒有婚禮的遺憾,讓我當一次最美的新娘。
婚禮雖然很多事情,但從策劃到酒席預定,他都親力親為。
我一直以為我早就已經過了對婚禮有憧憬的年紀,但是當婚禮那天他帶著曾經組過的樂隊,對著我唱《我為你愿意》時,我還是哭得一塌糊涂,我37歲了,愛情依然能喚醒我的少女心。
雖然有過不美好的婚姻經歷,但我仍然相信,幸福可能會遲到,但一定不會不來。
@Knee
我和我老婆認識20年,在戀愛了14年的時候結婚了。
本來我們不打算辦婚禮的,因為我們小時候在一起幻想過的婚禮有像熱氣球啊,白馬啊,教堂牧師啊,但是好像沒辦法實現啊。(懶,麻煩,沒錢^_^)
但是我們想了想,關鍵父母送出去這么多錢了啊,你不辦別人還要說你們啊,而且素材這么多不辦好像很對不起自己的樣子啊。
所以就花了很少的錢,辦了一場婚禮,婚紗大概拍了2k多,原片我老婆自己修的;鉆戒一個12分的吃完飯散步的時候買的,一個30分的是我爸爸的異性朋友送的(-_-);對戒武寧路買的24塊,估計銀的都不是吧。
但是婚禮現場氣氛還是非常不錯的:
作為音盲的我抽空學了半年的鋼琴,彈奏了半曲卡農給她,這是小時候我答應她的。先彈一段solo,然后伴奏響起我就起身去接她上臺了,完美銜接哦。
同桌是主持人,初中班主任是證婚人,一對老同學鬧騰......
中間的節目很少,基本上都是我和新娘在說話,感謝這個感謝那個,感謝對方,感謝上帝,阿門。
最后和好朋友一起圍成圈聊天聊到好晚,我沒有喝酒,在房間數好紅包就開車回家睡了,路上還和穿禮服的老婆一起進麥當勞買了兩個吉士漢堡。
我覺得這就是一開始我們想要的婚禮:告訴大家我們彼此都深深地愛著對方,表達感恩,收集祝福。
但是,沒有當年的使勁撩,何來如今的感情好?!
@知乎網友
我是北方人,在北方工作,找了個南方偏遠農村的老公。
跟老公商量好了在我家舉行婚禮,方便請同事朋友參加,我家是城市里的,請司儀什么的都方便。結果我親爹和我公公都不同意,說這樣算入贅,沒面子。
最后在我老公家舉行了一個狗屎一樣的婚禮,由于那時候腦子里的水太多,我還買了件婚紗,鎮上的某個大媽給我畫了個鬼一樣的新娘妝,婚禮還沒開始就被我擦掉了一半。我娘家人一個都沒來,也沒有朋友,連個伴娘都沒有。因為嫁的太遠了。
辦完婚禮后3天左右我們倆飛回我家,參加了兩場大規模的回門宴,幾十桌都是我沒見過的人,我媽說我不回來他們也能辦,主要目的是掙面子,順便收回一些份子錢。
沒錯,從頭到尾沒有人在乎我的感受,我的婚禮和我基本上沒有關系,我只是個道具。
后果就是我不能參加任何人的婚禮,看到新娘穿著美美的婚紗,被父親帶進漂亮的禮堂,我哭的比新娘她媽都傷心。
婚禮,就這樣成了我心中至今揮之不去的陰影。
@小瓶子
今年國慶我收到了4個請帖,8天長假算是毀了,這個月的工資也算泡湯了。
我不是反感婚禮,我討厭的是無聊的婚宴流程。很多不熟的人礙于面子坐在一起吃飯,甚至一些人還在臺下肆無忌憚地說著一對新人的小八卦。講真,并沒有婚禮的神圣與虔誠感,也少有真心的祝福感。
等到司儀形式化的稿子和流程走完,等到新娘新郎敬完酒,大叔大媽們開始打包飯菜,“洗劫”桌上的煙酒。
而新人們也是兵荒馬亂的顧不上喝一口熱水,還要應付著司儀和臺下的挑弄,對著叫不出名字的來賓干笑,全場都是尷尬的氣氛。
我對婚禮并不反感,但起碼要有虔誠感,要有神圣感。
@X-Past
國慶去參加前女友的婚禮,給了禮金后跟她打招呼:“恭喜恭喜,白頭偕老,早生貴子,我的婚禮在下個月,你也要來哦!”說完我捕捉到她眼中閃過的一絲悲傷,霎時間我感到忽然心酸難過,曾經相愛過的人竟疏離陌生甚至互相傷害到這般境地!
盡管,我還沒想好怎么在下個月脫單并閃婚。
《Shall we dance》的一段話,非常浪漫:
我們需要有人見證我們的生命。
地球上有好幾億人口,而誰的生命又真正有意義呢?
但是透過婚姻,你許下承諾,要去照顧一切,
無論是好的事,還是壞的事,可怕的事,世俗的事。
全部都是,每一分每一秒都是。
你告訴他,你的生命不會不被關注,因為我關注。
你的生命不會不被見證,因為我將見證。
最后,我相信愛情,我也相信愛情會死,更相信沒有什么是必須通過婚姻才能得到的。但是,我希望你們都能找到一個人,陪你度過這漫長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