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還活著,你的內心深處就會喜歡一定程度的隨機性和混亂……”,摘自《反脆弱》。
如果你正好是一個不喜歡墨守成規的人,那么恭喜你,它肯定并鼓勵了你的折騰與善變。作者塔勒布說,在不確定性中,在變化中,我們會受益良多。
書中這樣定義:有些事情能從沖擊中受益,當暴露在波動性、隨機性、混亂和壓力、風險和不確定性下時,它們反而能茁壯成長和壯大。可盡管這一現象無處不在,我們還是沒有一個詞能夠來形容脆弱性的對立面。所以,干脆稱它為“反脆弱性”。
反脆弱”并非是一個名詞或形容詞,而是一個動詞。反脆弱,我理解為,在脆弱中去成長,在脆弱中去獲益
風會熄滅蠟燭,卻能使火越燒越旺……”。
“我寧愿做愚鈍但具有反脆弱性的人,也不做極其聰明但脆弱的人……”。
“這是現代化的悲劇,正如極為焦慮、過度保護子女的父母。那些試圖幫助我們的人往往會對我們造成最大的傷害
“(脆弱推手)他還默認看不到的東西就是不存在的,或者他不理解的東西就是不存在的。從根本上說,他往往將未知的一切誤認為不存在
脆弱的東西則會被時間所擊垮
“達摩克里斯是脆弱的——那把寶劍當頭落下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為了對抗成功帶來的脆弱性,你需要更高的強韌性,甚至更高的反脆弱性。你需要成為鳳凰,或者是九頭蛇怪,否則達摩克利斯之劍便回當頭落下
“對挫折的過度反應所釋放出來的多余能量成就了創新……”。
“偉大的羅馬政治家監察官老加圖,就將安逸——幾乎任何形式的安逸—視為通向墮落的道路
“如果你還活著,你的內心深處就會喜歡一定程度的隨機性和混亂。
“很少有人知道,拖延是我們的自然防御本能,是讓事情順其自然地發展、行使其反脆弱性的本能;它源于某些生態或自然的智慧,結果也并不總是壞的
按照塔勒布的思維方式,幾乎所有的事物都可以被放置在一個三元結構中。世界上的事物按照3種分類歸置在此結構中:脆弱類、強韌類和反脆弱類。“脆弱的事物喜歡安寧的環境,反脆弱的事物從混亂中成長,強韌的事物并不太在意環境。”簡而言之,變化或不確定性會摧毀脆弱類事物、使反脆弱類獲益,但不會對強韌類產生任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