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還沒等走進自家門前,一路上飄來的飯菜香味就能讓人食欲大增,仔細聞一聞,甚至能準確的辨別出各家的食材。
圖片發自簡書App
西院王阿姨家的晚飯應該是燉魚,前院的李大爺家正燜著排骨,從隔壁李叔叔家傳出菜刀碰撞在案板上的“噔噔”聲,他們準備晚餐的進度條才剛剛開始,可能正剁著肉餡,包一鍋肥美的餃子。
推開家門,迎接我的是獨屬于我家的味道,熟悉的油爆蝦之香。媽媽從廚房里探出頭,一聲“回來啦”的寒暄后繼續忙忙碌碌,老爸正在老媽身旁打著下手,喊了一句:“快去洗手,準備吃飯了。”三個人的幸福,這樣的人間至味,唯有家里才有。
從小到大,媽媽從沒定過外賣,直到今天也是一樣。
越來越多的外賣小哥一家一戶地送著各式各樣的外賣盒子,當年那些走廊里傳出令人垂涎的清香也越來越讓人留戀,可無論走廊里的味道變得有多稀薄,我的家,依然會在清晨、中午和傍晚,讓飯菜熱氣騰騰的分子溢進空氣,這些,都成為生活中妙趣橫生的調味劑。
我始終記得母親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生活無非就是一飯一菜,一茶一香,
街邊的食物再香,
不如自家的素餡餃子值得一嘗再嘗。”
圖片發自簡書App
那時的我,就依稀懂得了,飯食是家的記號,也伴著全家的幸福與成長。
隨著年齡的增長,活躍在廚房的時間也越來越多,
拋開外賣的便利,親自下廚調配一簞食、一味羹,飽嘗食物的珍貴,是對家的執著,也是對生活的尊重。
1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你要熟悉廚房的味道
親自調配生活的甘甜
廚房是家中最私密的角落,
私密到每一個物件都沾染著自家的風情。
每一道食材的風味,加上或多或少的調味品,在不同人的鍋鏟下,調配出的都是獨一無二的食中精品。
在這里,沒有流水線的外賣,一勺一盒,無論送到誰家,味道皆然相同,只有廚房里菜刀與案板奏出的“噠噠”聲,與各種食材揉進鍋里“咕咚咕咚”翻滾出的交響樂。
這些廚房奏鳴曲,筑起了暖心暖胃的家和暖了生活的色香味。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