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笈”開篇
替天行道,千古流芳—老子
無為而治,道法自然---《道德經》
“文笈”開篇---行到水窮處,坐看“文”起時。
書者,述也,以載道,以寄情,以解惑,以明智。何謂文笈?蓋經典之所藏。華夏文明悠悠數千載,以聿成著,以文述典,存天地浩然氣于寸方間,自有一份感召,一種精神在里面。
文學的魅力是無窮的,千萬本書有千萬種意境,千萬個奇偉玫怪的世界,讀詩,如空音象色。或于玲瓏之處脫出幾點意境。恰似“風散雨收,霧輕云薄”,取半半之聲剛好。或一步盡得天光云影,在酣暢時揮毫潑墨,擬把疏狂解這萬古千愁。
讀史,讀人世之鉤沉,猶有明鏡照骨,自省然后識理。竹帛之上,書寫的是中華民族從未斷絕過的文化結晶,史在則國在。繁文瑣事皆是妙筆,動情時喜怒哀樂隨之涌動,實在妙趣橫生。
讀經,可知格致之道,開闊心胸,而后立身存世。讀經者不惡俗,不忘本。俯仰天地,明察古今,探索大道之行。然后天人合一,物我同源,追其法,索其經脈之輪,得先人之道,塑民族之魂魄。
行到水窮處,坐看“文”起時,讀書本是自在灑脫的事。數點梅花天地心,于書中所得的樂趣,一支禿筆難以盡數。然而作為古代文化的玫寶,文學傳承至今,所積者瀚如星海,名作佳句浩繁,亦有無數奇文異作掩于塵埃。
吾等同仁愛書,惜書之余,擇其中摯愛之卷與眾書友分享,其時于修正、補缺,乃至書部取舍頗費一番功夫,此中辛勞百味不再贅述。忘諸位書友細心品讀,若能從中有所得,亦是對吾等無限慰藉。
甲午年丙寅月壬申日 ?龍頭節 ?掌閱公版書
以上的文字是我摘抄的,在電腦認認真真的敲擊鍵盤輸入進來的。即便不是自己寫的,這樣復述下來,也別一番味道。加深了對作者寫作初衷的理解,了解了文章的架構,記下了奇思妙語。這是笑來老師通常用的“伎倆”--遇到喜歡的文字或文章,索性就在電腦上敲擊一遍,以此加深記憶。在此分享給各位此種方法。用過才知道好,持續后力量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