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幸福人生,學會這一點就夠了——讀稻盛和夫《干法》

《干法》這本書是日本經營之圣稻盛和夫人生智慧的結晶,也是稻盛先生一生都在實踐的人生哲學。這是一本只有二百余頁的小書,通篇都在說一件事:努力工作,濃縮成一個字就是“干”。引用稻盛先生的原話就是:理解工作的意義,全身心投入工作,你就可以擁有幸福的人生。

在詳述本書內容之前,非常有必要提一下本書的寫作背景,在本書的中文版序中,作者提到:“我寫這本書是出于對日本社會變質的深刻憂慮。……人們在贊嘆物質充裕的同時,卻喪失了最重要的價值觀,……這里所說的價值觀指的是勞動觀,就是對工作的基本觀念,……多年來,在日本的年輕人中逃避工作的傾向逐漸嚴重。”作者認為工作在人的一生中占的時間最多,人們在工作中學到的東西也最多,但許多人卻找不出在工作這一尊貴行為中所包含的目的和意義。由此環顧國內的狀況,稻盛先生的憂慮同時也應該是我們現在需要關心的問題。之前網絡上各種辭職信的廣泛傳播,在某種程度上反應了很多人對工作深惡痛覺的心態,而稻盛先生堅決反對這種態度,他認為工作是“萬病良藥”,通過工作可以克服各種困難和考驗,讓人生時來運轉。

書中第一章解釋了為什么工作的問題,作者說:“工作能夠鍛煉人性,磨礪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貴、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為。”提倡人們要“愚直地、認真地、誠實地”工作。緊接著在第二章提出了如何投入工作的問題,首先要讓自己喜歡上所從事的工作,成為“自燃型”的人(作者將人分為自燃型、可燃型、不燃型三種),并勇于融入到工作之中。

至于怎樣才算是努力地工作呢?作者又用了四章的內容來描述,分別提到了設定高目標,付出超越一切其他人的努力;堅持不懈地努力,堅持到“實在不行了”的時候,才是真正的開始;要追求“完美主義”,注重細節;每天都要鉆研創新。

最后的結語,作者提出了一個公式: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拼命努力可以彌補能力的不足,但要想過好這一生,就必須要有正確的、正面的“思維方式”,因為負面的、錯誤的思維方式只會讓結果產生一個負值,這時,能力越大,努力越多,產生的破壞力也就越強。

本書看似老生常談,在簡單地告誡我們要努力工作及如何努力工作,其實不然,這本書之所以被很多人推崇并不斷重新再版,是有其深層次的原因的——作者在全書的行文語氣中,無時無刻不在透發出一種堅定的信仰,正是這種近似“愚笨的”信仰,使作者在人生中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偉大成就。作者常說自己得到了“神的啟示”,他說:當你竭盡全力時,神靈將會現身。很多人聽到這種話,會感覺很不可思議,現在的人很多都已是無神論者,甚至有些人感覺自己已經“努力到極致了”,依然不成功,所以常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作者在文中這樣解釋到:“問題是:真的已經‘盡人事’,已經竭盡全力了嗎?你自己的身體里的力量真的全部用盡了嗎?你真的已經將自己的靈魂注入產品中,并且堅持不懈地付出了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了嗎?”這一連串的問題,很難回答,因為很少有人能真正確定的回答“是”,正因為大部分人并沒有意識到這些,往往是努力過一段以后,就堅持不下去了。所以,作者被譽為日本經營之圣,是有很深的值得探討的理由的。很多人往往是被自以為是的聰明而誤導,反而是稻盛和夫大智若愚的思想,真正的成就了稻盛先生偉大的一生。

與其說“干法”是一種方法論,不如說“干法”是一種哲學觀、人生觀,能堅守這種人生觀的人,定能成就非凡的人生。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