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死神賽跑
昨夜第一次除顫,第一次向病人家屬說:我們真的盡力了。
曾經以為自己面對無能為力的死亡會手足無措,心緒會抑郁于中而不可解。但昨天的我,看著患者的心電圖在室性逸搏,室上速,室顫之間游移,最終變為一條直線,聽著患者家屬的不斷哭訴:“大夫,求求你了,再救一下吧!”,直到最終為死者帶上帽子、用藍巾遮住臉,沒有過多的陰霾,心中氤氳的是憐憫與遺憾。
幸福的感覺多種多樣,不幸的感覺只有一種——痛。
遭受喪親之痛時,人們的行為及話語是如此驚人的一致,跪在死去的親人床邊哭喊著:都怨我,都怨我,沒當回事,應該早點送你來,都怪我還磨磨蹭蹭的!我應該對你好一點的!你快醒一醒,我以后會對你好的!
而如此說的,通常會是孩子,原來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子欲養而親不待。一句幾乎國人都知道的古語,卻沒人真正從中吸取教訓,總是要在親身經歷后才能明白,只有痛徹心扉才能給予細胞記憶,不再犯同樣的錯,否則,那只是簡單的七個字而已,只停留在認知層面,寫入不了生命程序。
生命太脆弱,死亡又過于突然,若是死神緊緊攥住了生命的最后一息,能否奪回,也就是短短幾分鐘便能有了定論。
即使僅僅晚了幾分鐘,與死神的爭奪戰,也可能是必敗無疑。
別埋怨我們奪不回,只是肉體凡胎,又如何與神多做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