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的路上,我在思考自己說的道理是否自相矛盾。比如,對于做事情經常會卡住在一個問題團的同事。我會說,把問題拆分再拆分,拆成不可再拆的子問題,你自然會找到答案。再比如,對于做事只講速度而不顧過程和全面思考的同事。我會說,慢點兒!沒人在趕著你呢,現在快后面會很痛苦地維護你現在的“快”遺留的問題。
對于聽道理聽到煩的年輕人,我不斷在想著把道理通俗化,讓大家都聽懂。小會議上,我又祭出一個小道理:
圖片來源網絡
超級瑪麗這游戲大家都玩過吧?
第一類人為了追求速度,拼命奔跑躲過所有障礙甚至金幣、蘑菇和星星,最后把小旗拉下(通關);
第二類人每塊金幣都吃,每個敵人都打,中間喪命無數;
第三類人吃掉大部分金幣,適當繞過敵人,甚至借助烏龜順利殺敵。
三類玩家都玩了十年這游戲,第二類玩家依舊慢,第一類玩家依舊快速通過,而第三類速度跟第一類幾乎接近。如果只看結果第一類和第三類目的都達到了——通關。
但是,第一類過程中總少了一些什么?對!就是財富和經驗的積累,第一類玩家通關了也就通關了,第三類通關了帶著是大量金幣甚至多條命,掛了還能原地復活。年輕人不踩點坑長不大,做好踩坑的準備,應該慶幸還年輕有時間,試錯成本低,五年、甚至十年同一起跑線的人距離會拉得很大。
道理講多了,大部分人都是聽不進去的,那是你自己的道理,生活是人家的你也管不著,或者有些許影響,或者我的道理不應該那么長,不就幾個字嗎——讓正確的事情持續發生,而不是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