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觀看電影《降臨》時,我突然腦洞大開。我發現:七肢桶書寫的外星文字不就是我們的思維導圖嗎?
比如本文要說明的一切,用外星文表示就是:
用思維導圖表示就是:
一、關于電影《降臨》
《降臨》改編自短篇科幻小說《你一生的故事》。感興趣的可以直接看:你一生的故事。
故事是關于語言的,講述了人類與外星人的交流。外星人七肢桶有兩種語言。語言A是口語系統,語言B(七文)是文字系統。而最神奇的就是語言B(以下簡稱“七文”)。
一個七肢桶愛往一個句子里塞多少七文就可以塞多少,粘成一大團,這就是一句。至少在我們看來是這樣。一句文字、一段文字、一頁文字,其間的區別只在于這一個大團有多大面積。
七文變形極多,某一筆畫稍加彎曲,或者粗細不同,或者波動形狀不同,或者兩個字的字根大小比例有了改變,或者字根之間的距離不一樣,或者方位不同,此外還有許多許多,凡此種種,都表示意義有了變化。這些字形不可分割,不能將某一字從組成句子的其它七文中剝離出來。
七文的每一個字都各有其意義,和其它字詞結合起來以后可以傳達的意義近于無窮無盡。
而導致外星人出現兩種語言系統的最主要原因是,他們看待世界的角度與我們不同:
當人類和七肢桶的遠祖閃現出第一星自我意識的火花時,他們眼前是同一個物理世界,但他們對世界的感知理解卻走上了不同道路,最后導致全然不同的世界觀。人類發展出前后連貫的意識模式,而七肢桶卻發展成同步并舉式的意識模式。我們依照先后順序來感知事件,將各個事件之間的關系理解為因與果。他們則同時感知所有事件,并按所有事件均有目的的方式來理解它們,有最小目的,也有最大目的。
主角通過學習七文的書寫,改變了自己的思維習慣,漸漸學會了從向外星人一樣思考。因此,只要轉變一個思維方式,我們也能夠像外星人一樣思考。
七文和思維導圖有幾個共同點:
1、都是圖案系統。
2、書寫都沒有先后順序。
3、一個圖就表達所有內容,內容的多少區別于圖的大小。
二、人類語言的缺點
人類文字是由語言轉化而來的,語言和文字系統就是一套系統。這樣最大的好處是易于學習,我們只要會說就會寫。而人類語言也有一個缺點,效率低。外星人一定認為,人類語言除口頭語言外又開發一套與說話完全相同的書面文字,兩套溝通渠道一樣,其中一套就是浪費。
從語言的進化過程來看,最主要的進化動力并不是易于學習。對七肢桶來說,也許口頭語言和書面文字各自扮演著不同的文化、認知方面的角色,與其以一套語言為基礎根據適用領域的不同發展出多種變化,倒不如干脆弄兩套語言來得便當。
人類的書寫為了將就口語,保持先后順序,因果關系,導致描述很多問題時沒有辦法。因此,我們在科學領域、數學領域,要發明一套符號系統來表述,以提高效率。
比如:E=MC2,就是一個符號系統,簡潔美觀,一目了解。
但如果我們用語言描述,就是:
質能方程,它描述了質量與能量的等效性及等效關系,簡單的說就是一單位的質量的減少(增加)將放出(吸收)真空光速平方倍單位的能量.真空光速在這里只做比例系數,與光本身無關。質量和能量是統一的,都是物質存在的一種形式,只不過我們觀測它們的方法和角度不同。
該公式指出了質量與能量之間的換算關系。簡單的說,消耗M多的質量,就可以產生(M乘以光速的平方)這么多的能量——比如原子彈爆炸,重核在裂變過程中損失了質量,產生了大量的能量;耗費E多的能量,就可以生成(E除以光速的平方)這么多的質量——比如高速粒子碰撞后損失了大量的動能,有時會產生新的粒子,總質量大于原來粒子的質量。
這就是人類文字系統的缺點。
三、外星語言的優點
外星文字應該是最理想的文字狀態,是宇宙通用的交流方式。他有兩個特點:
一是沒有時間順序的書寫。
七語書寫之前在腦子里便已經完全成形,即使比較復雜的觀念也能一下子、同時形成文字形式。七文好像并不僅僅是一種文字,它們幾乎類似于佛教中幫助禪定的象征宇宙的幾何圖案。
觀念與觀念之間并不存在天生的、必然的排列順序,沒有所謂“思維之鏈”,循著一條固定的路線前進。在思維過程中,所有組成部分的重要性都是一樣的,沒有哪一個念頭具有優先權。如果有優先權這個說法,那么,所有組成部分都具有相同的優先權。
二是充分運用所有元素和變化。
七文變形極多,某一筆畫稍加彎曲,或者粗細不同,或者波動形狀不同,或者兩個字的字根大小比例有了改變,或者字根之間的距離不一樣,或者方位不同,此外還有許多許多,凡此種種,都表示意義有了變化。
七文可以充分運用到了每一個細節,把效率提升到最大。
四、思維導圖的優點和缺點
思維導圖有兩個優點。
一是思維導圖使用關鍵字作為單元,而不是使用句子,這可以更原始地表達意思,并留出了足夠的擴展性,可以有力地激發你的聯想。它的發散結構本身有助于推動發散性思維,比如留空的線可以促進你滿足那種完成它的。它引入了圖形來表達思維,圖形本身涉及解讀,而語詞本身的含義較固定,所以促進了發散思維。通過一個關鍵詞激發出更多的關鍵詞,然后再衍生出更多的……同時豐富的色彩、形象的圖示等,也能起到激發思維的作用。
另一個優點是思維暫存的作用,當人在思考一個復雜的事物的時候,會冒出很多很多想法,但是人的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能力又十分有限,所以如果你沒有很好的方式把靈感都記錄下來的話,它們就很可能馬上溜走,無影無蹤。而思維導圖鼓勵你用一種靈活的方式,把想到的東西都記錄下來,所以一般人做完一張思維腦圖,往往會驚訝于自己竟能收獲這么多樣和豐富的想法。
但與七文相比,思維導圖雖然相似卻相差很遠。
主要原因是:思維導圖表面上看是一張放射性的大網,但是如果把枝葉都垂下來,就會發現這只不過是一個樹形結構。而現實中的系統絕不會都只是樹形結構這么簡單,系統的結構是非常多樣的,并且有的復雜系統很可能是多種基本結構的組合,會非常復雜。所以,如果凡事都用思維導圖,那么我們其實是曲解和簡化了原本的系統。
不少人把思維導圖既當作自己思考某個問題的起點,又當成了終點。當把一張思維導圖畫完時,就以為已經大告功成、萬事大吉。思維導圖的流行使很多人誤以為系統分析就是如此這樣一個簡單、可控的過程,似乎只要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把一個復雜的問題給剖析清楚。它使人們忽視了系統的復雜性,低估了系統思維的艱巨程度,從而逐漸形成一種淺嘗輒止的思維習慣。
我們不僅要用思維導圖,還要改進它。
這將是思維導圖進化的一個方向。也是我們從外星人身上學到的。
五、用好思維導圖,向外星人一樣思考。
如何像外星人一樣思考?我覺得有幾點啟示。
1、多使用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效的思維工具,應用于記憶、學習、思考等的思維“地圖”,利于人腦的擴散思維的展開。多運用將能夠轉變我們的思維方式。
2、學會多用圖,而不僅是思維導圖。把思維導圖作為思維工具之一,而不是全部。從問題的本質、本原為起點和終點進行思考,思維可視化的形式應依不同問題的性質而自由變化和創造,不必拘泥于思維導圖的結構和風格。
3、學會打破因果關系、先后順序來看問題,全面系統的思考一個問題。學會從多個角度、全面的思考。提升認知能力。
如何像外星人一樣思考?你還有什么腦洞嗎?
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