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天日昭昭
岳飛盡忠報國,屢建奇功,卻遭到皇帝趙構和奸臣秦檜的陷害,此千古奇冤,至今仍讓人悲痛不已!
天縱神將
中華上下五千年,名將燦若星河,但若說千古一將,當首推岳武穆。
首先,岳武穆武功蓋世,一生未遇對手。岳飛精擅各種兵器,年少時槍術就“一縣無敵”,長大從軍后更是從未逢敵手,屢屢陣斬敵大將。他不但達到了宋朝的最高射箭記錄:三石,還具有極佳的準頭,可謂 “勇冠三軍”。歷史上的岳飛號稱“萬人敵”,宋抗金名將宗澤、張所最早就是賞識岳飛的勇猛,后才發現其杰出的用兵才能。早年岳飛從軍后在黃河率100人,斬殺敵軍大將,擊敗數千金軍,此后又屢立軍功,獲得提升,效力于抗金名將宗澤帳下,率800騎與突襲東京的王善部號稱50萬匪軍激戰,斬敵數員大將,使敵軍心動搖,全線崩潰,后再敗王善于青河。在平定江南的農民起義時,經常不動刀兵,而降服對手。岳飛受命招降起義軍吉青部,單身入其營寨與吉青談判,一首領不服,從背后偷襲,反被岳飛打翻,義軍見其勇武,全部歸降;鎮壓宜興農民起義時,義軍攝于岳飛威名,紛紛投降,一首領張威武,自持勇猛,率眾抵抗,岳飛單騎沖入其營寨,斬其首級;還曾率50余騎,擊敗戚芳部5000余人,在鎮壓曹成部的戰斗中收服了著名勇將楊再興;鎮壓楊么起義,岳飛軍還未到,黃佐等將領已紛紛請降,岳飛單騎去安撫,岳飛擊破楊么水軍后,率部攻打義軍陸地營寨,并率先沖入敵營,“余酋驚曰:‘何神也!’俱降”。對金汜水關一戰,岳飛率本部800騎沖進敵營,斬敵萬戶侯;更有河北太行山單騎“刺敵酋黑風大王,走其眾三萬”的記載,“郾城之戰”中,身為統帥的岳飛更是身先士卒,親自帶40人突入敵軍陣,殺敵無數,撼動敵軍陣角。岳飛是兵家中的勇將,是勇將中的兵家。
其次,岳武穆用兵如神,智謀過人。岳飛一生126仗,有陣戰、野戰、山地戰、攻堅戰、水戰、防御戰,百戰奇謀,未嘗敗績,名副其實的百戰不殆。岳飛打仗不拘一格,講究“運用之妙,存乎于心”,其創建的“岳家軍”縱橫天下,創造出無數以少勝多的經典。牛頭山一仗幾千岳家軍讓數萬金軍伏尸數十里,并收復建康;征討曹成時,曹成率十萬之眾,守蓬頭嶺,岳飛部只八千,曹成不僅人多勢眾,還占有地利,然岳飛卻“一鼓登嶺,連破其眾”;蕩平洞庭湖楊么軍,只用了 8天,完成了其他將領幾年沒有做完的事情,而當時岳飛軍不過1萬多人,而楊么卻擁有十萬之眾。收復襄陽六郡之戰,岳飛率3萬余人,擊破十數萬金偽聯軍,連戰連勝。經典的“郾城之戰”是以數千人的劣勢兵力誘殲數倍于己的敵人精銳約1.5萬人的重騎兵部隊;小商河一戰,楊再興率領的三百岳家軍,在陷入數萬敵軍重圍的情況下,竟能臨危不亂,雖全部戰死,卻創造出殺敵兩千(其中戰將百員)的奇跡(后張憲率數千岳家軍馳援,將金軍擊潰);穎昌之戰,岳家八百騎兵與十萬金軍激戰半日,金軍氣餒,在岳家軍王貴部攻擊下潰敗,之后岳云又率五百騎兵乘勝追擊至朱仙鎮,沖垮號稱十萬之眾的金兵,迫使敵退守開封,更是戰爭史上的神話。無怪乎這樣的軍隊讓對手嘆服“撼山易,撼岳家軍難”,也無怪乎形容岳家軍的戰斗力不使用“以一當十”而是用“以一當百”來形容。
其三,岳武穆治軍嚴謹。“岳家軍”軍紀嚴明。曾經有軍士擅拿百姓一捆草,即被斬首;行軍夜間宿營,百姓開門愿納,而沒有敢入者,真正做到“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正是這種鐵的紀律鍛造出一支攻無不取,戰無不勝的鐵軍。
其四,岳武穆多才多藝,其詩詞歌賦及書法都堪稱一絕。氣勢磅礡的“滿江紅”,委婉憂憤的“小重山”等作品千古流傳,還有龍飛鳳舞的書法“還我河山”“出師表”等,也是傳世之作。
其五,岳武穆人格高尚。岳飛至孝,母親有病,無軍務必親自服侍,母親死后,岳飛三天米漿不入。岳飛至廉,岳飛官至樞密副使(相當于現在的軍委副主席),卻一生清貧。高宗曾想為岳飛建府,岳飛回答說“敵未滅,何以家為”。每每受到嘉獎和犒賞時,岳飛總是把財物分給他的士兵,從不私自占有。他的家人都是自己種地紡布,自給自足,這在封建高官中也是少有的。岳飛至勇,岳武穆說“文官不貪財,武將不怕死,天下太平也”“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這些話就是岳飛勇武的寫照,岳武穆富有開拓、進取精神,胸懷收復失地、開疆拓土的雄心,一生指揮部隊行軍打仗從不取守式,與敵交鋒總是身先士卒,勇敢進攻,直至勝利。岳飛至愛,士兵有病,他也叫家人煎湯熬藥,將士出征,遣家人慰勞其家,將士陣亡,岳飛親自哀悼,并撫育其遺孤。岳飛至仁,岳飛懷有一顆仁者之心,一生勇武天下,卻從不濫殺無辜。在鎮壓虔城農器起義時,“以隆佑震驚之故,密旨令飛屠虔城”,岳飛請求誅首惡,不問協從,高宗不許,岳飛冒著抗旨的罪名,再三請求,使高宗最后不得不改變初衷,當地“人感其德,繪像祠之”。每調軍糧,岳飛總懷憂民之心:“東南民力,耗敝極矣。”無戰事時,一邊訓練部隊,一邊屯田,以減輕百姓負擔;收到十二道金牌后,冒著被金軍掩擊的危險,掩護中原百姓撤退。岳飛至嚴,嚴以律己。貴為大將后的岳飛,照例可以蔭補自己的兒子為官,可他卻把這項權力給張所的兒子;自己的兒子岳云一次訓練中,從馬上掉下來,即遭杖責;岳云屢立戰功,卻經常隱而不報,而將軍功記在他人頭上;收復襄陽六郡完成后,援軍劉光世部才趕到,岳飛卻上報朝廷,先賞劉光世部;名將吳玠曾送岳飛兩個美女,岳飛拒之不受,曰“主上宵旰,豈大將安樂時?”岳飛至直,他總是“茍利國家,豈以禍福避趨之?”從不隱瞞自己,敢想、敢說、敢做,特別是在“戰”“和”問題上更是和“朝廷”針鋒相對,因此他不僅得罪了那些佞臣,更得罪了趙構。岳飛至剛,他蒙冤后入獄后,受盡酷刑,始終堅貞不屈服,真是“霜重色越濃”,在逆境中的岳飛,更現出了他的錚錚鐵骨。岳飛至義(春秋大義),在國家和民族危亡時刻,懷著“精忠報國”的崇高信仰,“以身許國”,至死不渝。
在武將中,能集如此多優點于一身的,不知還有第二人否?
仁愛百姓
趙構曾傳下密旨給岳飛,要他血洗虔城,為隆佑太后在虔城受驚泄憤。岳飛接到密旨,認為無辜之民有何罪?他拒不執行,上書高宗:“請誅首惡,而赦脅從。”高宗惡狠狠地批復:”不許!”岳飛再次上書,高宗置之不理。岳飛繼續上書,堅持己見,高宗不得已讓岳飛自己裁決。岳飛把彭鐵大、李動天等殺害了,但保住了虔城居民不受屠戮。贛州人民為感念岳飛拒旨屠城的恩德,繪岳飛像掛在家中以作紀念。八年后,岳飛被害,每逢他的忌日,當地人民則為他施舍錢、飯給寺廟,請和尚為岳飛超度。
即使對待洞庭湖楊么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岳飛也是采取盡量招安、少流血原則的策略。這次被俘的農民起義軍近二十萬人。魯莽的牛皋主張“略行洗蕩,使后人知所怕懼”。岳飛堅決不同意,他說:楊么之徒,本是村民,先被鐘相以妖怪誑惑,次又緣程吏部(昌宇)懷鼎江劫虜之辱,不復存恤,須要殺盡,以雪前恥,致養得賊勢張大。其實只是茍全性命,聚眾逃生。今既諸寨出降,又渠魁楊么已被顯誅,其余徒黨,并是國家赤子,殺之豈不傷恩,有何利益?況不戰屈人之兵,而全軍為上,自是兵家所貴。若屠戮斬馘,不是好事。但得大事已了,仰副朝廷好生之意,上寬圣君賢相之憂,則自家門不負重責,于職事亦自無慚也!岳飛說罷,連聲喊道:“不得殺!不得殺!” 牛皋心悅誠服。岳飛挑選了好幾萬精壯的起義軍戰士編入軍隊中,大大增強了部隊的戰斗力,加強了抗金的力量。十幾萬老弱,按照他們自己的意愿,給米糧,歸田就業。
岳飛對百姓的仁愛體恤,是心胸狹窄的趙構所理解不了、容納不下的。
趙構忌恨
岳飛曾寫過這樣一首詩:“雄氣堂堂貫斗牛,誓將直節報君仇。斬除頑惡還車駕,不問登壇萬戶侯。”就是說,他發誓要打敗金國,迎回二圣(宋徽宗、宋欽宗二位皇帝),這是趙構最不愿看到的。
趙構擔心岳飛等主戰派抗金,金軍在戰局不利的情況下,可能會迫于形勢主動與南宋求和,進而放還被他們擄掠去的宋徽宗和宋欽宗父子,會與自己發生皇位的爭奪。因此,以趙構和秦檜為首的投降派,他們讓岳飛北進,并非想光復宋朝江山,而只是指望他擊退金軍南侵,保住半壁江山即可,同時以此作為與金國議和的條件。
趙構贈四字“精忠報國”的意思,是讓岳飛完全愚忠于他,完全聽從他的指令,這當然是胸懷天下、至忠至孝的岳飛所不能茍同的。最后,當趙構發現岳飛不可能任由自己利用和擺布時,就下殺手了。
身陷奇冤
紹興十一年(公元1141年)四月,趙構以犒賞軍功為借口,把張俊、韓世忠和岳飛召到臨安,任命張俊、韓世忠為樞密使,岳飛為樞密副使,名為升官,實際是解除了他們的兵權。
接著,趙構和秦檜把迫害的矛頭直指岳飛。七月,秦檜的死黨萬俟卨秉承上意,上章彈劾岳飛。岳飛意識到自己處境險惡,上書辭職,懇求高宗“保全于始終”,能放過自己,但高宗對岳飛的厭惡由來已久,根本就沒打算手下留情。八月,岳飛被罷免了所有官職。九月,秦檜收買岳飛的部將王俊和王貴,誣告岳飛謀反,把岳飛關進了監獄。與此同時,趙構、秦檜與金國的議和也正在緊鑼密鼓的運作中。十一月,南宋與金國簽訂了《紹興和議》,接受了稱臣、割地、納貢等屈辱的條件。同時,金國代表還提出了以殺害岳飛作為議和的條件之一。
在冤獄中,岳飛曾撕裂衣裳露出背部,刺有“盡忠報國”四大字,連審理的官員都向秦檜說明岳飛的清白,南宋的許多官員也挺身而出,力保岳飛的清白。
公元1142年1月27日的除夕之夜,趙構不惜違背宋太祖趙匡胤“不殺大臣”的祖宗家法,親自下旨,以“莫須有”的罪名賜毒酒將岳飛害死。岳飛冤死時,年三十九。其長子岳云及其部下張憲斬于臨安鬧市,家屬徙廣南,官屬于鵬等論罪有差……
臨刑前,岳飛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字,把自己的冤屈全對天日傾訴!冤獄鑄成,天地同悲!
忠魂永存
孝宗繼位后(公元1163年),為岳飛平反昭雪。淳熙五年(1178年),謚武穆。宋寧宗嘉泰四年(1204年)追封鄂王。宋理宗寶慶元年(1225年),改謚忠武。人們常常稱他為“岳武穆”。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這是何等的英雄氣概、壯士誓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這是何其大的忘我理想、偉大抱負!岳飛的這首《滿江紅》,激越古今,永為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