嘰嘰喳喳的鳥叫聲,伴隨淅淅瀝瀝的雨聲,把我從睡夢中吵醒。撥開床頭燈,摸到手機,懶洋洋的抬起左食指尖,輕輕按壓手機開關,手機屏上顯示四點十五分。
搖搖晃晃上完洗手間,左手揉了揉眼睛,赤腳走近窗戶,原來昨夜睡前,不僅沒有拉住窗簾,也沒有關住窗戶,好在張家港氣候宜人,不冷不熱,空氣清新,暗自慶幸沒關窗戶,在睡夢中不知不覺,胸腔中的肺泡與甜美的空氣,相互談了一夜相見恨晚的戀愛。
窗外的廣玉蘭樹枝,似乎伸出橄欖枝一樣,溫柔的貼面窗戶,伸手想去觸摸廣玉蘭樹葉,被紗窗擋住了,拉開紗窗,輕輕扒拉扒拉樹葉,奇怪怎么乖巧的樹葉上沒有露珠,難道淅淅瀝瀝的雨聲是我的幻覺。
窗外鳥聲,遠遠近近,高高低低,叫叫停停,像吹口哨,抑揚頓挫,是百靈鳥,還是春姑姑,似乎不是一種鳥聲,相互對唱,放眼望外,只能看見幾盞路燈,像有靈性的眼睛,守望著這座生態花園的城市。
我干脆躺臥在沙發上,不睡了!瞇著眼睛,美滋滋的欣賞鳥叫吧!鳥兒似乎故意給我做對,沒有聽夠十幾秒,忽然窗外一片寂靜,一只鳥兒也不叫了。依稀中窗外有沙沙聲,原來廣玉蘭樹枝在搖曳,是樹葉相互鼓掌的聲音。樹枝晃了晃,停了!原來窗外的廣玉蘭樹是一個音樂指揮家。
又過了十幾秒,有一只像貓叫一樣,嗷…,劃破了晨中的寧靜,鳥兒怎么知道貓要叫?直至又停了幾十秒,似乎他們商量好了,調皮的鳥兒你一句,我一句,熱鬧起來,究竟是說話,是唱歌,是調情,是吵架,還是想喚醒這座城市,誰也搞不清楚,這些鳥兒也在走向文明,彈奏著交響曲,和諧著這座生態優美的城市。
究竟來過幾次張家港,我都記不清楚了。只要有機會來張家港,我想不僅是我,很多內地人,來江浙一帶,都喜歡走進張家港,兩個文明持續抓的城市。
這次來張家港,是陪同班長,來參加一個全國性會議,事關文明城市建設問題,是十分重要的會議。原來張家港的文明不在會議室,在鳥語花香的早晨。要讀懂張家港,需要像品茶一樣,水溫和茶葉搭配合理,慢慢細品,動用舌頭,味蕾,鼻腔,張開身上所有的毛孔,全身心來體悟。
最讓我欣慰的是,昨天下午我尋尋覓覓,走街串巷,找到了我二十五年前在這里掛職的老師,他當時是農工商總經理助理,雖然他官位沒有升職,現在也已經退休十多年了,還在發揮余熱,替村里照看兩個菜市場。臨別我倆握手依依惜別,這種情誼見證了兩地的友誼。他在找我,我在找他,我們倆終于都如愿以償。
張家港,有我大哥,濃濃情誼的大哥,我還會來的,特別是兩個班長的握手,代表兩個友好城市新的開始,兩地人民又要站在新的起點,開啟新的創業之旅,翻開林州和張家港新的一頁,而共同約定,秦老書記走進林州,去講上一課,又一個春天的故事會在太行之巔回響!
張家港,一座原來并沒有優勢的城市,創造了一個個傳奇,塑造了一種城市精神,永遠的張家港,魅力張家港,持續奮斗的張家港,從踏進張家港那一刻,二十五年前的第一天,我就愛上了這座城市,我會永遠愛你的!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銀河灣
2021.5.11
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