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起來畢業那年的事兒。二零一五年,從四月三號到七月二十號,從南昌到上海,從學校到社會,三個多月的時間,有太多的話想說。當初離開南昌,只是為了離開那個傷心之地,找一個陌生的地方尋求解脫,讓自己重新振作起來,所以沒有選擇北京,而是來了這里。
最初的一個月,為了一個棲身之所,賣了一個月的商鋪,早九點到晚九點,吃饅頭擠地鐵,后來為了省錢,每天步行40多分鐘往返宿舍與公司。現在回頭看,那是一段很難忘的時光,后青春期的痛與掙扎,初入社會的迷茫,如今也許哈哈一笑可以揮去大半了,不想提起也不愿再提起,畢竟那是一生中只會有一次的故事,塵封起來是最好的結局。當然,作為樂觀的樂觀主義者,苦中作樂的心態是一直都有的。難得的兄弟,兩個人一起抽四塊錢的大前門,偷懶磨洋工,給經理之流起一些搞笑的外號,去餛飩店吃一次餛飩喝掉半瓶醋,大概也只有在那樣的情況下兩個人才會歡樂到如此的無聊。
再后來,一起辭職,一北一南,開始清醒,走出去繼續尋找屬于自己的路。五月十一號,換到這個新工作,安安靜靜的環境,無聊卻很輕松的工作,還有很好的食宿,這兩個月過得的確很自在。每天早起跑步半小時四十分鐘,回來洗澡吃早飯上班,下班打打籃球俯臥撐練練啞鈴,鍛煉身體,九點洗澡看看書睡覺,對于剛畢業的我來說,也算是神仙一樣的生活了。本打算就這樣自在到九月,然后辭職去北京,找一份喜歡的可以長期做的工作,就這樣穩定下來。按部就班的完成一生中的一項一項任務,也許也就這樣了。
提出辭職之前,也是有些許留戀的,也許是習慣了每天晨跑時和保安大叔敬個禮打個招呼,和老大爺停下來閑扯幾句,或者舍不得食堂好過學生時代的飯菜,還有寬敞舒服的宿舍.......但是當我突然明白我現在所得到的、讓我停留的東西并非我真正想要的,也不是現在的我應該擁有的,就像溫水里的青蛙,貪圖一時的安逸,消磨掉的卻是任何東西都難以換回的激情和斗志。那么這時候,離開溫柔窩,到另一個陌生的地方再次重新開始,去爭取自己真正想要的,去闖蕩來保持當初那種桀驁不服輸的勁頭才是最正確的決定。
折騰也好,瘋狂也罷,趁著還擁有沖動的勇氣和能力,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發現內心真實的自己。不至于在多年以后的某一天,為當初的猶豫和貪圖安逸而后悔。如今,自己的未來不在任何人的眼里和嘴里,只在自己的腳下,我可以不顧旁人的支持或反對,但必須腳踏實地的走好現在的每一步,輝煌或者暗淡,都在自己的手上。感謝上海,讓我再次走出這一步,更感謝自己,在一次次的迷茫挫折痛苦誘惑中,可以做出也許不是最佳但是清醒的決定。
再見,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