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跟兒子大掃除,忙到中午才結束,實在太累了!午飯隨便吃了兩口,尋思拉著兒子睡個午覺,誰知小家伙躺了3分鐘就跑掉了,怎么都不肯睡。
兒子在幼兒園作息規律,每天中午都睡午覺,為什么一放假,就不睡了呢?問了老師以后才知道,孩子一放假就不睡午覺的真正原因。
01、孩子在幼兒園作息規律,每天中午都睡午覺
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兒子經常因為睡午覺的問題不愿意去幼兒園。我跟他說:你不困可以躺在床上安靜地玩,別打擾別的小朋友就可以了。可是兒子卻跟我說:不行,老師說必須閉著眼睛,我閉著閉著就睡著了。
聽了這話,我心里偷笑:還是你犯困,要是睡飽了、不犯困,閉多久眼睛也不會睡著的。
幼兒園就是如此,在調皮搗蛋的孩子,在幼兒園有的遵循學校的相關規定,包括睡午覺。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里提到:孩子冬季午睡時間1.5-2個小時,夏季午睡時間2-2.5個小時。
在幼兒園,孩子中午都得睡午覺,而且還有相關的流程:
午飯后,先組織孩子在室內/室外溜達一會兒(促消化),再集體去一次廁所(預防午睡時孩子尿急、憋尿);睡覺前,拉上窗簾、關門、關燈、手機靜音(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還會把入睡慢和調皮的孩子分開,以免他們互相影響(兒子不愛午睡,通常被安排在邊上,方便老師盯著)。
為了讓孩子盡快進入睡眠狀態,老師還會講個小故事(兒子班主任每天睡前,都會給孩子講一段西游記,7-10分鐘左右);講故事時,老師還會要求孩子閉上眼睛,躺在床上慢慢聽。
午睡后的前20-30分鐘,老師會下去巡視,如果孩子睜著眼睛,他們會輕聲提醒,讓孩子把眼睛閉上。
對于閉眼睛的問題,我一直很疑惑,幸好老師幫忙解答,他說:研究表明,學齡前兒童的入睡時間在16-19分鐘左右。如果孩子有睡眠需求,當他們閉著眼睛,保持安靜時,會在這個時間內進入睡眠的。
怪不得兒子總說自己“閉著閉著就睡著了”,原來答案在這里。
孩子睡著以后,老師的工作也沒有結束,他們還需要經常巡視,觀察孩子的表現,狀況,遇到踢被子、蒙頭睡覺的,都會盡快調整過來。
這么貼心的老師在身邊,孩子怎么可能睡不著呢?
02、家里和幼兒園的三個區別,是孩子不睡午覺的“元兇”
為啥一放假,孩子就不午睡了?孩子在幼兒園睡午覺,在家不睡午覺,不只是在幼兒園有老師管著,還跟這三個因素有關:
第一、家里更自由:在家里,孩子相對比較自由,早晨可以睡到自然醒,睡眠充足,白天不困,中午自然就不愿意午睡了。但是上幼兒園不行,晚上睡得再晚,早晨也要早起上學,孩子睡眠不足,白天犯困,中午自然會快速入睡。
第二、家里更精彩:在幼兒園,孩子每天的事情幾乎都規定好了,比如下午午睡起來,先吃點水果,然后室外活動一會兒,雖然也很精彩,但是所有活動都在幼兒園內。家里就不一樣了,孩子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看電視、拼拼圖、玩水、挖沙子,去游樂園……有趣的東西太多了,他們被“迷了”眼睛,又怎么舍得睡午覺呢?
第三、家里沒人陪:在幼兒園,睡午覺是所有孩子都需要做的事情,如果別的孩子都睡午覺,只有自己一個人不睡,會不會被老師說,或者無聊沒意思?就像吃飯一樣,孩子在家再挑食偏食,在幼兒園也能吃得非常香,是幼兒園飯菜太美味嗎?只是孩子們聚在一起,人多吃得格外香罷了。
午睡也是如此,在家里,沒有小朋友的陪伴,午睡也變得沒意思了。
03、該不該睡午覺,應該看需求,不困不睡也沒事
雖然幼兒園要求孩子睡午覺,但是睡午覺并不是一件必須的事情,還得看孩子是否有睡午覺的需求。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里提到:午睡時間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季節變化和個體差異適當減少。
3-6歲孩子每天需要10-13個小時的睡眠,如果晚上睡眠充足,白天不困,中午不睡午覺一點問題也沒有;如果孩子晚上沒睡好,白天迷糊犯困,中午就必須睡午覺了,否則下午就會變得很難熬:孩子情緒低沉、精神萎靡,或者脾氣暴躁、愛哭鬧。
孩子是否需要睡午覺,父母可以通過三個方式來判斷:晚上的睡眠時間(≈10個小時)、精神狀態(下午精神充沛、情緒愉快)、午睡狀況(閉著眼睛,安靜躺著,≥19分鐘也睡不著)。
研究顯示,中午睡眠和晚上睡眠具有負向的關聯,也就是說,孩子白天睡得越多,晚上就睡得越少。過多的午睡反而會減少兒童晚間睡眠的需求和沖動,從而降低晚上的睡眠質量,影響大腦認知能力的發揮。
所以,放假在家的時候,如果孩子晚上睡眠充足,下午精力旺盛、不煩躁,父母就別再強迫他們睡午覺了。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個讓孩子睡午覺的辦法:跟孩子比賽閉眼睛。
前提:孩子有睡眠需求,但是不習慣/不舍得睡;
做法:睡覺時,跟孩子安靜地躺在床上,閉著眼睛,誰閉的時間長誰就贏,獎品隨意(我們的獎品是10分鐘,贏得人第二天可以多聽10分鐘故事)。
這個方法也可以用在晚上,哄睡困難的父母可以試試看!
PS:孩子實在睡不著,就別強迫了,可以讓他們看繪本、堆積木,做點安靜的事情,在安靜的環境里做安靜的事情,同樣能讓孩子得到一定的休息。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