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社區講座
這周日有個小型講座,不是特別正式,就是普及性的社區講座,這回輪到眼科負責。張主任特別囑咐董知雨準備一些眼部小常識,大約二三十分鐘。剩下的30分鐘時間交給趙醫生。
董知雨剛想開口問什么,張主任隨即笑著開口說:「知雨,會場布置的事情你不用擔心。咱們科室那么多年輕小伙子。交給雨清他們去做就可以了。社區講座也就是掛掛條幅,發放宣傳彩頁就夠了,你不用擔心。準備好講的內容就行了。」
董知雨聽完,安心點了點頭。張主任真好。此時此刻,張主任的貼心態度讓她有點想家了。母親一個人……不知道她過得好不好。些許愧疚感在董知雨胸中升騰起來。
晚上回到公寓,她先跟母親通了電話,聽得出母親的狀態還不錯,她總算放下心來,開始著手準備講座資料。其實這些東西對她來說是信手拈來。如同懷孕的人養狗不會有問題一樣,業內看起來「1+1=2」的知識,到了大眾身上居然一知半解,甚至依舊把老一輩的錯誤觀念奉為圭皋,堅決不肯動搖。所以說,普及工作任重而道遠,社區講座是個不錯的形式。
「老年階段得白內障、飛蚊癥,不必太恐慌,就跟皮膚皺紋一樣正常,眼睛一樣會老化;老花眼和近視的致病機制不同,并不是近視就不會老花眼,兩者沒有必然聯系。隨著年紀增大,眼睛調節能力也隨之下降,容易產生老花眼。如同相機的變焦功能;眼部防曬很容易被忽視,紫外線會增加白內障、眼底病變的概率。因此,佩戴正規的太陽鏡非常重要;熬夜不僅容易內分泌紊亂,肝臟受損,還容易造成干眼、瞼腺炎;糖尿病會加速白內障的發展及眼底病變,有糖尿病的白內障老人要定期復查眼部……」
董知雨在電腦上整理著,手機的短暫鈴聲把她抽回現實。她拿起手機,跳出來胡雨清的短信:「美女學姐,還在加班嗎?熬夜對皮膚不好,對眼睛也不好。作為眼科醫生更要對自己眼睛好一點!」
這孩子,真是的!她瞥了一眼時間,居然已經23點45分!太專注了,居然忘記了時間。她點了保存,關了電腦,跑去洗手間洗漱。
董知雨躺在床上,準備將手機靜音。又一條短信飛了進來:「晚安!美女學姐!」
怎么回事?怎么覺得他像在監控我的行為,時間都剛剛好……董知雨納悶。可沒多久,她的意識就被困意吞噬,進入了夢鄉。這一日,疲憊的董知雨忘記吃藥,卻也睡得安穩,且一夜無夢。
周日很快就來了,董知雨到了單位,和同事們坐班車到了某小區。小區比較高檔,門禁很嚴,只有持卡才能進入。
冬日的上海和北方一樣凄寒,濕潤的寒冷讓董知雨有些無法適從。
班車進入,緩緩朝著停車場開進。人物塑像、錯落有致的園藝、盆栽、噴泉、池塘、林蔭路、花架……這一路,將小區景色盡收眼底。
車停在池塘邊的空地上,下了車,董知雨看了手表,八點二十分,距離九點還有些時間。她走近池塘,看著池塘里一尾尾肥大的錦鯉,紅的、白的,正游得自在。
「知雨!」
有人喊她。她尋聲望去,是黎倩。剛要打招呼,「呼」的一聲,自己身邊冒出一個人,嚇了她一跳。董知雨定睛一瞧,是胡雨清在咧嘴對她傻笑。
「我和黎倩來給你打氣。為了迎接你,我們兩個提前到了。」他嘿嘿一笑。
打氣?這又不是演偶像劇……還有,姑奶奶我大學的時候都不知道參加過多少次實踐活動了,這點小場面還應付不來?董知雨雖然心里有些不屑,依舊盡量控制住了表情,她微微的說:「謝謝你的好意,小學弟!」
聽到董知雨向自己致謝,胡雨清更來勁了,嘴巴掛到耳朵上,不住的傻笑:「不客氣啊,學姐。應該的,應該的……」
搞什么鬼?臭小子!董知雨在心里咒罵。
董知雨牽著黎倩,并沒有多問什么。問多了反而不自然,董知雨想。看看胡雨清還出什么「幺蛾子」。真不知道這小鬼要干嘛!
8點55分,會場的人基本到齊。董知雨站在會場最后一排的角落,小心觀察著就座的人。大多是40歲以上的婦女,還有五六個小孩子都由母親帶著。男性寥寥無幾。會場有些嘈雜,上海話、孩子的嬉鬧聲、家長的斥責聲……其實這種會場見多了,就會發覺,一般女性更愿意參加這種「健康講座」,帶孩子的家長就更是女性居多。
董知雨常常會疑惑,她們的配偶到底哪里去了?不論是家長會,還是講座,陪家人就醫,或者到超市采購、去游樂場,婦女的出席率永遠都是多過男性的,孩子跟隨母親的情況也多過男性。母親帶著孩子走在大街上仿佛才是標配。
每當看到這種情景,她就會不自覺的想起父親。父親總是不會缺席自己成長的每個階段、每個重要節點。他會請假,甚至錯過晉升機會,笑呵呵的陪在董知雨身邊。每一個生日,周末,甚至家長會,他也會同母親一起參加。
可是現在他卻走了……難道是因為父親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是有限的嗎?他提前完成了「任務」,所以才離開的嗎?……
董知雨眼睛里沁出了淚,全然沒有聽到臺上主持人在呼喚自己的名字。
有人拍了拍她的肩,遞上一張紙巾。董知雨大夢方醒般,接過紙巾,走上臺。她穩了穩自己的情緒,握緊了手中的紙巾,開始宣講。
內容早已準備的爛熟。她掃視會場,發現胡雨清站在自己剛剛的那個位置,笑中帶著些憂郁。
憂郁?她居然從他臉上看到了憂郁……(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