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
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
《弟子規》中的這四句話意思比較簡單。不要亂干,不要藏私。
古代社會一般是大家族制,一個家族幾十人,幾百人生活在一起。大家族里面有小家庭,小家庭里有幾個人。家族有家族的規矩,每個人基本有自己的分工和權責利。勿擅為是一種提醒,提醒所有人: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做事情,不要越界,不要超綱。否則就亂了。
300年前的農業社會物質極度匱乏。我雖然沒有生活在清代,但是我在40年前的中原農村生活過。1985年的河南農村物質極其匱乏,一把鐮刀,一個袋子,一個蘿卜,一把青菜、一個紅薯都是非常寶貴的資源。每一件物品都要愛惜,每一粒糧食都要歸倉,每一口飯食都不能浪費。任何物品的丟失在村子里都是一件大事,任何一個私藏的人在村里都會被人指指點點。一旦被人指指點點,這人就很難娶到媳婦或者嫁出去。一家人在村里都抬不起頭來。親心自然非常傷悲。甚至一件農具的丟失會引起兩個村莊(兩個家族)的大規模械斗。到了這種地步就不僅僅是親心傷了,甚至到家破人亡的程度。
現代社會物質很豐富,很多物品已經到了產能過剩的程度。與古人所說的物品無法一概而論。事的內容、物的大小發生了變化。
事、物雖變,道理不變。
事情無論大小,不是自己職責、權利范圍內的,不要擅自行動,要向領導(天地君親師)報備、申請。
物品不論大小,不是自己的,不要隨便收起來,有可能出問題,更何況現代社會詐騙技術層出不窮,防不勝防,為了保護自己,當心為上。
注意:私藏和藏私是不一樣的。私藏藏的是別人的或者公眾的東西,這里有偷的含義。藏私是藏自己的、私人的物品,這里有不愿意顯露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