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工作中還是生活里,一個健康向上的習慣對于我們個人素質的提升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可以一起通過二更易讀建立起讀書的好習慣,所以,作為這里的第一篇文章,我決定把由史蒂芬.柯維 博士打造的經典-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這本書作為起點,希望可以為我們在如何培養好的習慣上提供相應指導。第一次看這本書的時候,我還是一個大二的寶寶(如今已在奔三的路上越走越遠),到現在我已經細讀該書有4遍,都說評價一本書的好壞,是看你翻看它的次數,那么很顯然,在我看來這是一本可以堪稱人生賽場上的“葵花寶典”!
本書將7大習慣,分別安插在個人領域、公眾領域以及提升改造,這是三個不同的層次,從依賴到獨立到最后的互賴,由小及大,不斷深化。每種習慣都不是單獨存在,他們之前相互依賴,高效能上這部分的內容主要介紹的是個人領域的成功所需要的三個習慣,幫你搭建個人領域的突破與成功!概括導圖如下:
? ? ? ? ? ? ? ? ? 1. 積極主動(個人愿景)
積極主動是高效能人士在任何環境中都應具備的、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習慣,不僅僅是指行事待人的態度,還意味著人一定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個人的行為取決于自身的抉擇,而不是外在的環境,人類應該有營造有利的外在環境的積極性和責任感,責任感即選擇回應的能力,積極主動的人根據自己的價值觀選擇對外界物質、心理與社會刺激的回應方式,而不是去歸咎于外界!
傷害我們的并非是悲慘遭遇本身,而是我們對于悲慘遭遇的回應方式!
人性的本質是主動的,人類不僅能針對特定環境選擇回應方式,更能主動創造有利環境,在面對難題時,不要想著如何去推卸責任,而是要去想盡可能多的解決方案,采取主動是實現人生產產能與產出平衡的必要條件,對于培養7個習慣來說也不例外,本書其余的6個習慣,都是以積極主動作為根基。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關注的事物,看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集中在哪些事物上,也能大致判斷他是否積極主動,關注圈內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超過限制,可以被控制的部分就是所謂的影響圈。積極主動的人會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影響圈,專注在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斷擴大自身的影響圈,反之,消極被動的人則全神貫注于關注圈,緊盯著環境以及超出個人能力范圍的事不放,結果怨天尤人,只要我們的焦點在關注圈,就等于是允許受限于外界環境,自然就不會主動采取必要措施來推動積極變化!
把外在環境視為問題癥結的想法本身就是問題,應該說是我們給了外部環境控制自己的權力,積極主動應該是由內而外的改變,先改變自己的行為,讓自己變的更加充實,更具創造力,然后再去施加影響,改變環境。人的一生中,錯誤的選擇在所難免,傷我們最深的,不是我們所犯的錯誤,而是我們對錯誤的回應方式,所以一定要立刻承認并加以改正,重獲力量。
積極主動的本質和最清晰的表現就是對自己或別人有所承諾,然后從不食言,做出承諾與信守諾言正是培養高效能習慣的根本力量,知識、技巧和意愿都位于影響圈內,改善其中任何一環都會改善三者的平衡,三者的交集越大,說明我們對于習慣及原則的修養越完善,我們離高效能生活就更近一步!
? ? ? ? ? ? ? 2. 以終為始(自我領導)
以終為始--以自己的人生目標作為衡量一切的標準,無論何時,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必須遵循這個原則,即由個人最重視的期許或價值觀來決定一切!該習慣的原則基礎是想象力和良知,你要了解對于你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你希望在蓋棺定論時獲得的評價,就是你心目中最渴望的成功,以終為始說明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認清方向!
以終為始的一個原則基礎是--任何事都是兩次創造而成,一次是智力上的或第一次的創造,一次是付諸實踐的或第二次的創造(習慣三)。但第一次的創造未必都經過有意識的設計,習慣一討論的是你是創造者,習慣二談的是第一次創造,即自我領導。
我們需要借用想象力和良知來改寫自己的人生劇本,以終為始意味著你需要始終帶著清晰的價值觀和方向,來對自己所扮演的各個角色負責,所有的行為和態度都是遵循價值觀,而不受外界環境影響!以終為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撰寫個人的使命宣言,宣言主要說明自己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成就什么樣的事業以及為此奠基的基礎和原則!它既是作出關鍵抉擇的基礎,也是在千變萬化的環境中作出日常決策的基礎。
制定使命宣言需要依賴我們影響圈的核心,基本的思維模式就在這里,我們需要在這里確定自己的愿景和價值觀,當我們專注于這個核心時,我們的影響圈會不斷被擴大,這個核心還是安全感、力量(采取行動、達成目標)、智慧、人生方向(地圖和內心準繩)的源泉,它們相輔相成,這四者的成熟程度,它們之間的平衡、協調和整合的情況,對于生活的積極指導,都取決于你的思維定式(第一次創造),撰寫使命宣言,明確自己真正想要的,并將之付諸實踐!
以原作為中心,我們對于原則的理解受限于我們對自己和世界本質的認識,原則不會改變,但是我們的理解卻會發生變化,把原則作為核心;使命宣言是根本大法,基本人生觀,是判斷一切利弊得失的基準,你需要徹底檢討自己真正的理想--最珍貴的人生目標。
? ? ? ? ? ? ? 3. 要事第一(自我管理)
要事第一原則是針對所謂的第二次的創造即身體或體力上的實踐,是對前兩個習慣的實現、執行和流露,一旦確定了人生方向,你就應該對自己進行有效的管理,讓生活與預想一致!該原則的基礎是獨立意志,獨立意志指的是作出決定和主動選擇,并根據這些決定和選擇采取具體行動的能力。
第四代時間管理法則:該管理法則強調的重點不是時間管理,而是個人管理,重點是要放在產出與產能的平衡上;根據重要性與緊急程度可以把事情分為四大類,而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多在第二類事物(重要但不緊急)上投資,高效能人士腦子里裝的不是問題,而是機會;有效的管理生活,需要有完善的原則、對于個人使命明確的認識,能夠兼顧重要和緊急的事情,能夠平衡產出和產能的關系。有效的以第二類事物為中心需要這四個關鍵步驟:明確角色(不同地方所需要扮演的角色)、選擇目標(針對于不同的角色,想實現的目標)、安排進度(針對每項目標安排具體的實施時間)、每日調整(根據突發事件對每天的要務進行調整)。
第三個習慣重在身體力行,勇于說不。對人不可以講效率,對事情才可如此,對人要講效用即某一行為是否有效;這種時間管理法的好處在于:首先它是以原則為基礎,切實的創造出一個核心模式,讓你能再大的范圍分配時間,看清楚什么才重要而有效的;? 接受內心的良知,讓你安排的生活與內心的價值觀相符;?確認了你的個人使命,包括目標和價值觀--每一天都有目標和方向;?明確角色,平衡生活;? 以星期為單位計劃生活,可對每天生活做適當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