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是跟小荻學溝通第二天課程的回顧總結(jié)與個人感悟)
溝通三要素
一、課程內(nèi)容回顧:
溝通三要素是:對象、目標、觀點。
1、首先看開始講最重要的一個:對象。目的就是為了更多的了解,比如在上課之前老師做了調(diào)查問卷,就是為了了解聽課的人都有什么特征,關(guān)心什么。一般情況了解對象主要是了解以下幾點:他是什么人?有什么共同特征?關(guān)心什么?喜歡什么?為什么感興趣?
那么怎么找到對象的特征呢?通常一個人的特征分為三種,通用特征,個性特征和時間特征。通用特征指的是大家類似的人群都有的特征,個性特征指的是一個人具體的獨特的特征,事件特征指的是外部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影響通常造成TA可能擁有的特征。(1)先說通用特征,常見的通用特征,比如像性別,男生女生還是有一些典型的特征的
男生都有什么特征呢?
直,軸,理性,爽快,結(jié)果導向型,問題解決型,不拘小節(jié),大大咧咧,沒有女生會移情,好色,死要面子。
那么說的這個特點,在溝通時,會導致說話時有什么區(qū)別和需要注意的?比如1、少說感受,直接說出問題,給出解決方案,過程可以稍微用好色特點2、來軟的,別硬拼,撒嬌,不能拐彎抹角。
女生都有什么特征呢?
小心思多,情緒化,敏感,心思細膩,感性,作,喜歡猜,胡思亂想,愛發(fā)小脾氣,不會直接表達想法,對問題形象化。
除了這些明顯的之外,性別加上特定的因素,也會產(chǎn)生一些共同特征。比如說,個子矮的男生,會有什么樣的痛苦,大家對個子矮的男生一般有什么樣的評價?聰明,有才,可愛,沒氣勢,自嘲,自卑,憨厚。那么太瘦的男生呢?靈活,沒安全感,弱小,弱不禁風。
通過以上問題可以看出,因為在特定的特征下,我們會容易得出一些負面的評價,所以,所以這些,事實上是我們必須避免的。
在通用特征下,僅憑性別因素,我們就可以獲得非常多的信息。比如小荻老師發(fā)出一個圖片(長頭發(fā)女生很容易起靜電),很多女生都有同感,因為這些信息會給我們一些【共同的經(jīng)歷】,如果在溝通的時候,提到類似的場景,大家就會深有同感。
比如第二個常見的通用特征,年齡段。說說60后,70后,80后,90后,95后,你覺得他們分別有什么樣的典型特征?60后追求穩(wěn)定,70后追求財富,80后追求事業(yè),90后追求自我實現(xiàn),按照小荻老師的看法,60后,基本對照父母來看感受,70后對照企業(yè)很多高管,80后這一代人,很在意性價比,90后這代人,物質(zhì)已經(jīng)很豐富,所以追求品質(zhì),95后這代人,知識很豐富,所以追求收獲。
其他的通用特征,比如【關(guān)心身體】。但凡在職的,誰沒有個職業(yè)病,所以沒話說的時候,聊一聊身體,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注意不要聊中醫(yī),如果認知不同,就很容易吵架。
【熬夜】也是一個通用特征。
【工作】也是一個通用特征,聊到工作,肯定是有話題的,比如加班,休假,領(lǐng)導。最近你加班了嗎,什么時候放假啊,你們領(lǐng)導好不好啊。
(2)個性特征
個性特征很多,比如籍貫,學歷,經(jīng)歷,愛好,口味,職業(yè),職位。個性特征是我們在不熟的時候,是不會知道的,所以在和陌生人聊天時,個性特征是我們主要的話題來源,我們可以基于通用特征,來聊關(guān)于個性特征的話題,比如,我最近身體不好,所以我想去健身,比如,我家愛豆出了新專輯,我就喜歡聽他的歌,比如,你怎么不喜歡穿秋褲,你是南方人吧。所以,在個性特征上面,我們需要慢慢的來了解對方,如果你的對象是你很重要的人,多記住個性特征總沒錯。
(3)事件特征
比如季節(jié)、天氣這些每年每天都會有的,還有熱門話題,比如寶寶問題。這一種是基于你們聊的具體事件的特征,比如這個人在做報表時就是不認真,每次都會錯最后的總結(jié)數(shù)字,這個就是事件特征。在職場中,我們面對的更多是工作話題,但是在工作場合,少量聊非工作話題,拉近距離后,更容易聊工作。比如,哎,你換發(fā)型了啊,挺不錯呀,于是妹子很開心,然后你再說上次那個數(shù)據(jù)你弄好沒,妹子說沒弄好也會比較容易快點幫你搞。
三種特征如何運用呢?
【通用特征】基本上你跟著套用就好,不會出大問題,【個性特征】是我們聊天的主要話題來源,可以給我們提供源源不斷的聊天素材,【事件特征】碰到了的話,可以問,哎最近郭德綱那事你知道嗎?如果對方說知道,好了,可以聊看法,聊想法,如果對方說不知道,那么你說,那我給你講講,然后你說原委,說完了,聊看法,聊想法。其他的像具體時間的【事件特征】收集,自己記住就好,比如這個客戶跟我們合作三次了,每次都是先付40%定金,然后付20%,最后打尾款。
2、目標
目標分為兩種,一種是影響思維,一種是影響行為,事實上,你會發(fā)現(xiàn),單純影響思維的特別少。事實上,你會發(fā)現(xiàn),單純的影響思維的很少,我們會因為對方的行為如何,才會判斷出,TA的思維有沒有發(fā)生變化。
在制定目標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目標一定要具體,格式是讓XX(對象)在XX(時間)做XX(行動)。
第一個原則,具體,指的是,整個描述中不存在含糊不清的概念,比如我說,讓他一會兒去老板辦公室,這個“一會兒”就是一個迷糊不清的東西。
第二個原則,可度量,指的是,這個目標是可衡量的,比如我的目標是三個月內(nèi)減肥成功,這個減肥成功我就無法衡量,如果目標是減重10斤那就沒問題,另外有些無法衡量的也要提出相關(guān)度量方案。
第三個原則,可實現(xiàn),比如我三個月減十斤,這是有方法的,你要是定為三個月減80斤,那就很扯淡。
第四個原則,相關(guān),指的是目標和對象相關(guān),比如我的溝通對象是老板,我的目標是讓我同事喜歡老板,那老板就很懵逼。
最后一個原則,有具體的時限,這個時限可以不具體到幾分幾秒,但是要能get到。
3、觀點
觀點就是你要告訴別人的點。通過昨天的作業(yè),很多人以“我要,我得,我必須,我想”等開頭,很容易會讓對象覺得被忽視,其實寫觀點的時候,有兩個步驟,第一步是選擇觀點,第二步,表達觀點。選擇觀點時,觀點和目標直接相關(guān),這時候你寫出來的東西,可以是“我”開頭,在表達觀點時,觀點和對象直接相關(guān),這時候你說出來的話,就要考慮對方的感受。
最后什么叫構(gòu)建邏輯?
用你的對象想聽(用個性特征)的話,或者能聽懂(用通用特征和事件特征)的話,講你的觀點(從對方角度),最終達成目標。(SMART原則)
幾點注意:其實大家一起給到的主觀評價,對于我們對人的了解來講,也很有意義,在對人的認知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叫做:認知大于現(xiàn)實。也就是說,別人是這么認為的,那你所認為的如果和對方不一樣,你得先按對方的來(如果你是溝通發(fā)起方),就算你想改變,也得從對方的認知開始,才有可能改變,如果你上來就說,你不對,其實會很難順利的溝通,所以要先從對方的角度開始。
二、感受
1、個性特征其實是聊天過程中最重要的話題,如果能記住別人的個性特征,說明你對對方的重視,比如相親過程,最重要的就是要在短時間內(nèi)了解這個人,知道這個人的性格,喜好是否能接受,通過他的行為判斷人品如何,但剛開始兩個人都很拘謹,及只能從通用特征或事件特征打開話題,比如聊天氣,聊工作,聊頭條,寒暄一下,開始熟悉起來,慢慢就談到個性特征,吃飯的時候,聊口味,聊愛好,如果你的目的是多了解對方,那么就可以在聊天的過程中,多提問,問他的一些看法意見。
2、平時多注意觀察,了解別人的個性特征,從他的衣著,行為,說話,做事,任何行為都會給我們提供各種信息,只要留意,就一定不會擔心沒有話題說。因為人都是喜歡受到關(guān)注的,你能看到他的個性特征,并且在做事時照顧到他的個性特征,他就會對你特別感激,一下子會拉近兩個人之間的距離。
3、認知大于現(xiàn)實,當你想改變一個人時,要先從對方角度考慮,為什么會這么考慮,是由什么外在環(huán)境導致的,然后從這個角度出發(fā),這樣才會容易說服別人,比如,你想勸一個人少玩游戲,如果一上來,就噼里啪啦一頓罵,誰會接受,首先你要先搞清楚,他為什么會玩游戲?比如他只是因為無聊,那我們可以說,如果我有其他有趣的事情,你愿不愿意試試呀?比如他自己也不想,但控制不住,那我們可以說,如果你真的想控制住的話,我們一起努力,好不好呢,接下來的話題就是假如想控制住少玩游戲,我們可以做些什么。